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七旬老人捐献遗体 这是连云港第七例捐献者

【连网】(见习记者 张晶晶 通讯员 杨 莎)7月16日下午,时年73岁的杨守良老人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按照他生前的心愿,家人在他去世后捐献出遗体用于医学研究。昨天,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这是我市自2009年起登记遗体捐献以来,第7位捐献遗体的志愿者。

昨日,记者见到了杨锐和杨敏,兄妹俩看起来虽然憔悴,但十分平静。说起父亲捐献遗体的事情,杨锐说:“早在20年前父亲就萌生了离世后捐献遗体的想法。”

杨守良老人是一位退伍军人,在得知自己病情严重后,便产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大约两年前,他委托老战友去市红十字会,填写了遗体捐献表。“父亲住院期间,他曾多次向我们提到这个事情。”杨敏说,“爸爸是个平凡的人,他操劳了一辈子,希望在死后能为医学研究做点贡献。”

“父亲49岁失明,顽强地与病魔斗争了23年。”在与父亲遗体告别时,儿女拉着父亲的手迟迟不愿松开。但想到捐献遗体是为了让更多人远离疾病,一家人还是选择坚强面对。

杨守良从军19年转业到地方,骨子里不改军人本色。据杨敏回忆,父亲在东海县工作期间,经历了三次福利分房,担任领导职务的父亲符合条件却一次次将机会让给了他人,为此家人也和他闹了不少别扭。而遇到家庭困难的职工,父亲还会捐款捐物相助。

在回忆杨守良老人的往事时,女儿数度哽咽。她说,一直以来,不管什么事,父亲总是先替别人考虑,然后再考虑自己。

在一张纸上,杨守良的几位生前挚友写下这样一段话:“扬正气、守规矩、性善良、爱助人。”这是众人对杨守良同志的人生评价。

最初还有些接受不了父亲捐献遗体的杨敏说,刚开始希望跟别人的父母一样,可父亲的坚持,让家人最终决定尊重老人的遗愿。“作为子女,我觉得父亲特别伟大,他一生两袖清风,留给我们子女的物质财富不多,但他给子女树立了一个榜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杨敏告诉记者。

“遗体捐献不仅需要本人的爱心,也需要直系亲属的理解和支持。”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捐献遗体器官不仅能为临床教学提供服务,还为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是非常让人尊敬的行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