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专题 专题> 常用专题> 文化产业网> 工作动态

凸显品牌集聚效应 提升文化综合实力

5397_140443085843_b16638987132

【连网】(文改办 丁志刚)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标志,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实践证明在文化强市建设的进程中,一个有号召力的文化品牌会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机遇和后劲,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文化民生、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泰安市按照“大泰山、大遗产、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项目品牌带动战略,系统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泰安文化品牌,以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构建具有泰安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一地一品”、“一地多品”的发展格局。     

一、泰安市实施文化品牌带动战略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一是加大工作力度,建设公共文化品牌。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常务副组长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文化旅游建设指挥部,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总指挥,全面统筹协调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编制《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体制改革、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项目引进、劳动保障等方面实施优惠扶持。设立市县两级每年6300万元的专项资金,规范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大力扶持特色文化产业、积极引导新兴文化产业。以建设集图书馆、艺术馆、美术馆和剧场为一体的泰安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为重点,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完善城市功能。全面实现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及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做大做强广电、报业、网络等传媒产业,拓展新兴媒体业务,实现集团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逐步形成以报业、广告、网络为主,商务印刷、物流配送、音像制品等产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是挖掘地域特色,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立足特殊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泰山文化为重点,深入发掘大汶口文化、水浒文化、莲花山佛教文化、徂徕山休闲文化、和圣文化等资源优势,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文章,开发一系列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在泰山东麓建设泰山民俗文化产业园区,集中打造民俗文化、历史街区、婚庆习俗、田园休闲、农家餐饮等民俗休闲项目;围绕大汶口文化遗址,建设大汶口文化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大汶河沿河风光带、上泉古泉群和泉上人家民俗村等项目;按照“贯中故里、水浒东平”主题定位,以《水浒传》人物故事为背景,依托东平水浒影视城,建设东平湖水浒文化产业园;依托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莲花山佛教文化圣地、和圣柳下惠故里,建设徂徕山养生休闲文化产业园、莲花山佛教与和圣文化产业园项目。     

三是深化合作共赢,发展文化演艺品牌。加强与深圳华强集团、深圳东部华侨城、本山传媒等知名文化品牌企业合作,整合泰安市文化演艺资源,精心打造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大型演艺项目,着力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先后建成运营了总投资2.6亿元的《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总投资1.8亿元的《水浒天风》、总投资6亿元的《刘老根大舞台》等一批雅俗共赏的舞台演艺项目。其中《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大型实景剧去年演出180余场,实现经济收入4320万元。与杭州宋城集团合作投资15亿元的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泰山千古情》也在建设之中。此外,总投资20亿元的第四代高科技文化主题公园——泰山方特欢乐世界、亚洲最大的户外水上游乐项目——泰山亚龙湾水上乐园项目也盘活大“大泰山”文化旅游资源。今年第一季度,方特欢乐世界已接待游客30万人,营业收入5000多万元。     

四是弘扬传统文化,开发文化产品品牌。弘扬传统文化底蕴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着力点。泰安市深入挖掘具有泰山特色的历史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一手抓挖掘整理,一手抓推介展示,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注重产品经营、资本经营与品牌运营的协调发展。推进文企联姻,开发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打造集聚产业要素、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规模效益的文化产品产销高地。发展书法绘画、雕塑篆刻、奇石盆景、古玩古董等各类艺术品市场,搭建文化艺术品展销交易平台,包装推介泰山石敢当、碧霞元君、泰山剪纸、中华十字绣、肥城桃木雕刻等文化产品品牌。重点打造肥城桃吉祥文化产业园区,提档升级现有桃木商品城,建设中国首座吉祥文化博物馆,形成创意设计、生产、批发、零售、物流一体的吉祥文化产业链。     

五是凝聚发展人气,办好节庆会展品牌。随着“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的普及发展,越来越对的地方政府认识到一个成功的节庆会展活动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泰安市围绕泰山国际旅游文化登山节、东岳庙会、东平水浒文化旅游节、肥城桃花劫等大型节庆活动品牌做足经济文章,以会招商、以节招商,不仅丰富了节庆期间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大众旅游消费、提升城市形象,营造祥和浓厚的节日气氛,而且还进一步丰富泰安文化产品体系,带动城市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广告、旅游等相关行业共同发展,推动泰安文化产业综合水平不断完善和提高。     

六是提升科技含量,展示影视动漫品牌。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是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泰安市以成为国内知名影视拍摄基地和以本地文化为主的影视动漫作品创作地为目标,依托泰安、泰山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完善影视动漫产业链,推动泰安影视动漫业的发展。建设泰山高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重点承载“研发创新、孵化加速、产业发展、高端服务、辐射带动”等五大功能,打造软件研发、文化创意、动漫设计、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等产业集群。打造东平县东平影视城项目,成功拍摄了新版《水浒传》、《剑侠情缘》、《楚留香传奇》、《天仙配后传》等多部影视作品,逐步形成辐射带动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影视拍摄新高地。     

二、我市重点文化品牌     

当前,我市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全国创新性试点城市等“四个国家战略”在此叠加。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中国沿海中部古今文化交相辉映、特色文化精彩纷呈,与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和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相匹配的文化强市的宏伟目标,突出连云港山海文化、西游文化、陆桥文化、淮盐文化、水晶文化等品牌优势,助推我市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一是以别具特色的山海资源为载体,打造“山海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山海自然地理资源,加大对连岛、秦山岛、云台山的开发力度,提升山海文化的内涵,打造中国神奇之都。     

二是以《西游记》、花果山为载体,打造“西游文化”品牌。以《西游记》为蓝本,以花果山大圣故里的神话传说为依托,建设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上演《梦境西游》大型舞台剧,打造中国西游记文化旅游体验区。     

三是以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为载体,打造“陆桥文化”品牌。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重要地位,强化与陆桥沿线城市交流合作,开展“新丝绸之路”、“百姓西游记”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陆桥沿线城市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是以波澜壮阔的盐商经商史为载体,打造“淮盐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我国四大海盐之一——淮盐主产区的资源优势,以淮盐文化博览园为载体,打造中国淮盐文化之都。根据盐商经商历史,制作完成电影《船说》、33集电视连续剧《商道•天问》。     

五是以“中国水晶之都”称号为载体,打造“水晶文化”品牌。完善中国水晶城、东海国际水晶珠宝城、水晶汇、新天成水晶市场四大专业交易场所功能,通过对水晶文化的深度开发,促进水晶交易量不断提高,逐步建成国际知名的水晶工艺和水晶贸易市场。     

六是以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为载体,打造“节庆文化”品牌。提升西游记文化节、连云港之夏、东海水晶节、赣榆徐福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的影响力,加强文化与旅游结合,增强节庆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推介旅游资源、宣传文化形象、提升城市美名度的目的。     

七是以历史文化名人和先进模范人物为载体,打造“名人文化”品牌。挖掘徐福、李汝珍、吴承恩等历史人物的生平轶事,开展“雷锋车”事迹宣讲活动,组织评选现代港城十大文化名人等活动,推广我市“名人文化”效应。     

八是以“科技+文化”融合发展为载体,打造“创意动漫”品牌。重点抓好国家软件园、酷歌动漫产业园、华大科技软件园等几大高科技含量园区的建设,加大动漫游戏、网络数字原创作品创作生产力度,拓宽创意设计产业应用领域,开发衍生产品,把创意动漫广泛应用于广告、商标、建筑、时装、软件等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创意产业链。     

三、实施文化品牌带动战略的建议     

文化是城市品牌的灵魂,品牌是文化内涵的凝结。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就要把品牌战略意识贯彻到文化强市整体规划中,不断拓展文化强市建设思路,树立“文化资本”的观念,着力打造叫得响的产业品牌项目,提升品牌无形资产价值。     

一要齐抓共管,健全文化品牌建设机制。文化品牌建设和打造是一项系列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按照全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总体要求,把培育文化品牌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分级负责、分块实施,切实担负起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的责任。制定打造文化品牌的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严格的考核和惩奖制度, 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宣传文化、发改、财政、人社、规划、税务、工商、城建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强大合力。     

二要科学发展,做好文化品牌资源分析。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巨大的市场潜力、丰富的文化资源、一大批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为我市打造文化品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要坚持统筹规划、错位发展的思路,加大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力度,注重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掘利用,盘活全市文化资源、理清文化“家底”,科学定位文化品牌建设方向,坚持以大企业支持大产业、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知名品牌。     

三要集约发展,深化文化品牌资源保护。品牌资源开发利用,一方面要加大挖掘力度,另一方面要注重合理保护。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制定出台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及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二是加强品牌意识,合理使用现有文化品牌,提高品牌产品质量、品牌企业信誉,实现文化品牌“可持续发展”;三是树立版权意识,加强对文化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提升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实现文化资源有效开发、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发展态势。     

四要统筹发展,拓宽文化品牌多元投入方式。文化品牌发展瓶颈在于资金问题,一是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市场主体,消除民资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的体制性障碍,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兴办文化企业;二是组建文化发展基金,组建股份制的文化发展投资公司,出台政策鼓励风险基金投入文化产业发展;三是推进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抢抓国家支持有条件和实力的文化企业优先上市的政策和机遇,加快谋划上市融资步伐,为加快骨干文化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五要人才领引,夯实文化品牌智力基础。作为以创造性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资源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品牌塑造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拓宽引进渠道,创造优越条件,积极引进文化发展急需人才,特别是海内外高层次文化人才、经营管理领域优秀人才,形成“引进一个人、带来一个团队、振兴一个产业”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制定《连云港文化拔尖人才培养使用办法》,研究出台“五个一批”人才工程计划,定期举办培训班、研修班,选送一批优秀文化人才外出进修学习。三是加大人才激励制度。建立完善人才评价、选拔和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给予重点奖励。     

六要加大宣传,开展文化品牌宣传推介活动。文化品牌价值体现的过程,也是品牌创造与传播的过程。打造我市特色文化品牌,需要做好宣传推介工作,突出品牌形象、形成品牌优势、扩大品牌效应。一是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进行宣传推介,建设文化产业网站,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全面展示我市文化品牌风采;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定期更新项目内容,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二是通过广泛文化交流活动推介我市文化品牌。做大做强西游记文化节、连云港之夏、东海水晶节、赣榆徐福节等节庆活动品牌效应,提升城市知名度。以文博会展业为载体,集中推介我市特色文化产品。三是创作精品力作,扩大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我市影视动漫、艺术作品创作水平,建立文化名人工作室,扩大女子民乐团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进文化产业品牌化建设是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核心要求。要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规划先行、加强政策扶持、创新服务平台、推进多元化投入,坚决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强化品牌意识、狠抓项目落实,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将自然历史人气转化为经济发展底气,进一步推动连云港市文化产业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