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培育1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海州“连点成片”绘制乡村振兴画卷


(记者 魏吉珂 通讯员 徐欢)近日,江苏省第二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名单公布,海州区新坝镇小荡村、锦屏镇岗嘴村、板浦镇尤庄村成功入选。近年来,海州区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以基础设施升级、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人文共育为抓手,培育1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现在这路面又宽又平,下雨天再也不用蹚泥水了。”站在新坝镇小荡村的柏油路上,72岁的村民吴大爷感慨万千。他仍记得从前的窘境,狭窄的土路坑洼不平,雨季泥泞难行,孩子们上学要踮脚蹚水,种植户的瓜果运到镇上得多耗两小时。


  这样的改变,源于海州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持续推进。2022年以来,该区累计新建改建农村道路50余公里,安装路灯450余盏,惠及10个涉农镇街。道路畅通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更催生了“党建+民宿+旅游”的新业态。在浦南镇汪新村、朐阳街道孔望山村、新坝镇小荡村等地,一批景观小品相继落成,民宿、茶社等服务性集体经济项目配套跟进。通过生态模式,当地的西瓜、白菜、西红柿、杏子等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集体经济”文章越做越实。


  在宁海街道黄圩村,昔日淤积发臭的水沟已变身绿植环绕的生态河道,50余株桃树、紫薇点缀其间。村里清理陈年垃圾2吨,铺设污水管网5.6公里,还创新推出“村民积分制”,村民参与环境维护可兑换日用品,此举让垃圾分类准确率从10%跃升至60%。


  环境整治,是海州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先手棋”。如今,这样的蝶变遍布海州乡村。锦屏镇岗嘴村的刘志洲山,曾是千疮百孔的废弃采石宕口,经系统治理后,植被覆盖率超90%,成为村民休闲健身的生态体育公园;朐阳街道孔望山村实施吴窑南北小庄人居环境整治后,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获评“江苏省休闲农业精品村”;板浦镇尤庄村精心规划村民院落,白墙黛瓦间,瓜果藤蔓相映成趣。“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已成海州乡村常态,农村居民环境满意度高达95%。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此次上榜的小荡村聚焦“数字农业”,投产建设529亩数字蔬菜基地,建成192栋温室大棚、冷藏中心、分拣中心以及苏北单体最大的育苗中心,形成全产业链一站式农业业态。去年,小荡村蔬菜基地年产值超1000万元,带动近200人就业。尤庄村盘活传统技艺,挖掘留守妇女的编织天赋,大力发展柳编+电商产业,让40余名低收入户通过一双巧手实现脱贫致富。


  在扮靓乡村“颜值”的同时,海州区更注重提升乡村“气质”。在朐阳街道孔望山村锦屏山森林公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研学活动,探索自然与文化的奥秘;新坝镇沙杭村的“沙杭村晚”“百姓大舞台”成了村民的“精神乐园”,自编自演的节目传递着文明新风。如今,海州各村农家书屋藏书均超1000册,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96个,组建艺术团队10余个,吸纳文化志愿者1500余名,道德讲堂、非遗展示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新风尚深入人心。


  “获评省级和美乡村,是肯定更是鞭策。”海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州区将围绕“产业振兴、生态优化、文化培育、治理创新、民生改善”,持续推进道路联网、污水共治,壮大特色产业,全力构建“一村一品、全域共富”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