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与创意文化产业牵手的东莞制造未来的空间理论上是巨大的。
2012年的东莞原创电视动画片进入全国前三强,东莞水木动画衍生品发展公司则以13740分钟的时长位列全国原创电视动画片生产企业之首,这些成就直观而言,是动漫产业的成果,然而,仔细一想,却会发现,动漫产业的成就其实就是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全新机会。
动漫产业的壮大为东莞制造转型提供了一个在新产业门口重新集聚的机会。动漫产业要取得成绩并不容易,但动漫是一个急剧放大的市场却是不争的事实。任何创意性的产业要满足的都是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而80后的中国人尤其具有这样的人格特征。80后的文化根性离不开电视和动漫,对于动漫文化产品和衍生产品,这一群体有着十分深刻的童年熟悉感和呼应心理。众所周知,人类消费的诉求,一是想获得功能性的满足,一是获得心理上的安慰。触摸动漫,是80后的精神渴求。正是这种需求的存在,才导致近些年来,文化市场投资及消费的巨量释放。
东莞制造需要做的就是与一个有前途的产业发生关系,实施紧密型的捆绑。其合作内容包括或是作为动漫衍生产品的制造能量而进入,或是借用动漫文化符号激活制造业的全新需求,当然,也可以向前延伸,通过收购动漫企业或是投资于动漫产业而直接介入创意文化产业中。
东莞制造要占有创意文化产业提供的集聚出口,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生产能力转向的问题。东莞制造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首先需要突破的是人才瓶颈问题。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一般消费品的生产有着相当的差别,文化产品的生产需要负责的不仅包括产品质量,还包括对消费者的理解及对文化创意作品的把握,自然,其对员工的文化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其次,文化产品的销售有其特殊性。最关键的是,文化产品贩卖的不止是产品的应用功能,还需要叫卖产品的文化唤醒功能,要启动消费者的购买冲动,由此,东莞产品要由更多关注产品本身转变到更多关心人的价值观和消费文化差异。文化产品的特性决定了东莞制造在牵手创意文化产业之前,必须进行文化补课和文化改造。
创意文化产业的未来规模是巨大的,这一点已为世人所认同,同样的道理,与创意文化产业牵手的东莞制造未来的空间理论上也是巨大的,不过,要让这两块真正成为东莞真切的GDP,就需要把东莞转化成为创意文化的中心和创意商品的生产中心,于是,投资集聚及创意人才集聚就必不可少。(李俊雄) (编辑:王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