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专题 专题> 常用专题> 文化产业网> 产业资讯

连云老街 山海石城绘新图

策划 时政新闻部 记者 黄威 通讯员 陈雷 黄桂海

七一民俗广场透视图

老连云港火车站钟楼

【连网】 城市如人,都是有生命的。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是一种生命的行走。

城市也一样。从新地名的出现,人流商贾汇集,街市繁华,到一条老街区的落寞,这是城市的变迁。

在连云港的历史发展变迁中,有着这样四条老街:海州古城、民主路老街、连云老街、南城六朝一条街。

今年年初,四条老街都在谋划新生。新浦区民主路改造、连云老街改造都已经列入2013年城建重点项目,并列出了时间表。海州古城复兴一直在进行,南城六朝一条街随着新海新区的建设也在获得新生。本报开设“行走老街区 留住城市记忆”专栏,邀你一起行走老街。今天我们行走连云老街,让我们在这条老街发现城市的记忆和老街的现实变化。  

中西交汇 小城故事很多

“老窑”,黄海岸边、云台山脚下的一个小渔村,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定居。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列“海州”港为中国急需建设的四个二等海港第二位,1933年,孙中山先生的宏大构想开始实施,而实施的地点就在昔日的“老窑”、今天的连云老街。

开始建港后,小渔村逐渐热闹起来,并逐步形成连云老街。这座老镇面积仅37万平方米,却历经荷兰建港、民国建市、日寇占领和解放战争不同时期的风雨沧桑。“果城里建筑群”、“上海大旅社”、“海峡巷朱氏民居”、“连云港人民影剧院”和“连云港火车站旧址”等遗存的民国建筑极富中西特色,依稀可见昔日丰姿。尤其是荷兰人在此建港时建造的“果城里建筑群”,异域风情浓郁。

而在连云老街,具有民族特色的石屋、石墙、石街、石路也在延续着老镇的文脉。老镇内传统街巷格局、街巷和胡同名称、四合院形态几乎都保留原状,传统街区风貌鲜明,形成了以传统商业建筑为主体,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点缀其间的时代特征,独具中国文化的建筑风貌和精致多彩的建筑艺术。

日军侵华、连云港保卫战、国民党伞军三团起义、国民党黄安舰起义、林则徐与连云港、孙中山与连云港、万毅与连云港保卫战、谷牧与连云港、张振汉与连云港,连云虽小,故事很多。这里不仅是横贯中国大地的陇海铁路东段起点,而且是我国沿海脐部的重要港口连云港港的所在地。这里曾是连云市的建市发源地,连云区委、区政府的所在地,是连云港市连云区的政治、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东陇海线的起点。现在又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第一镇,见证了大港起步,成为亿吨大港的发源地。  

承载梦想 老街乘势复兴

连云老街,依山傍海,曾因建港而繁盛一时。随着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繁华旧梦陨落。如今,因海滨大道的建设,这个记载了港城现代文明发展的沧桑老街,又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承载着大旅游的梦想,连云老街的改造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乘势“复兴”,连云老街正在冲刺。

作为海滨大道沿线景观中规模最大、最有特点的景区,连云老街改造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连云老街建设指挥部正加快老街规划方案的深化,在原有的修建性规划的基础上,尽快优化街区的经营业态方案、建筑立面方案、市政设施方案、城市家具方案、店招店牌方案和美化亮化方案的设计,尽可能地保留老街的原始面貌。在细节设计上,将强调地方特色,最大限度地保留老街巷民国建筑风格,凸显老街巷石街、石墙、石屋的特点。

海滨大道对于连云老街的复兴意义重大。这条穿行于港城山海之间的大道,不仅将大大拓宽连云城区往连云老街方向的道路,而且将建设跨海大桥,彻底打通连云老街往高公岛、徐圩新区方向的交通。海滨大道的重要使命之一是拉动港城旅游,连云老街可以说是这条大道沿海最重要的一个旅游节点。海滨大道建成后,连云老街目前闭塞的陆上交通状况将被打破,旅游活力将被大大激发,在这座城市将扮演一个全新的重要角色。

而在连云区大旅游格局中,连云老街也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在连云区旅游发展蓝图中,后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与连云老街通过缆车连接,连云老街与连岛通过游船连接,这三个景点将形成一条完整的游览线路。

连云老街用什么吸引游客?“山海旅游的重要窗口、浪漫休闲的石头老街、历史文化的演绎舞台、旧区复兴的示范标杆、富有魅力的海滨空间”,这是连云老街对自身的重新定位。《连云老镇区发展策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中提出,要以陆桥起点、老窑港埠、山海石城、中西杂糅为特色,结合连云老镇区传统港口文化及现代旅游休闲景点的打造,以生活居住、文化旅游、休闲旅居、商业服务等为核心功能,以渐进式再生和复兴的方式,把连云老镇区建设为江淮沿海大旅游经济圈的重要旅游地标和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  

文化老街 到连云看什么

连云老街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具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是连云港市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和宝贵资源,是连云港港口的建设历程和城市发展的记忆体。老街区拥有众多遗留下来的石头建筑、石头街道和大树及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建筑。这些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名片”,构成了老街区的文化品位与形象。街巷紧邻成片的四合院居住区,目前街区内原有的格局和建筑风格基本保留完整。

保护工作突出整体风貌特色的保护,对街区风貌、建筑形式、胡同肌理、社区结构、文化内涵等认真保护;改善居住条件,满足现代生活的基本需求,延续历史文化传统,保持地区的繁荣和持久活力;在保存历史风貌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人口密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控制居住建筑密度,增强社区活力;保护长期形成的社会结构和良好的邻里氛围。

改造后的老街分三大片区,承载着再现港口、镇区改造和近山休闲三大功能。第一大片区位于中山东路以北,老码头附近。规划将片区内涵提炼为“陆桥起点,舌尖鱼都”。第二大片区的主题是“老窑港埠,民国风情”。规划通过五街、十节点,将分布在老街核心区的各个节点串联起来,形成规模效应,给游客一个完整的民国街区印象。第三大片区是云台山片区。这个片区充分利用山地自然资源,分布文化客栈、老窑山村、度假养生和居民安置区。

在此次规划中,这些老建筑都将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市民和游客的面前。老码头,这里承载了连云港80多年的历史,将建设码头文化广场,再现码头繁忙的运输场景;原市政厅遗址,规划将这里扩大并整治为港口文化论坛综合体,包括商务会议、文化展示、旅游服务等复合功能;七一民俗广场,历史上该片区曾是当地特色小吃街,规划定位以民俗文化、传统特色餐厅为主题,包含餐饮、演艺广场、茶馆、特色小吃等,形成独具韵味的传统文化商业街区;果城里建筑群,将通过保护建筑群落,整治周边环境,作为优质带动资源,汇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档次的商业零售店,主打荷兰风情和当地传统特色的精美小吃、咖啡店和海滩风情的饰品店,共同构筑多元化的当代体验式文化消费环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