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瞄准前沿苗种技术 突出校企深度合作 赣榆在全省率先突破短蛸苗种繁育技术

【连网】(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慧 通讯员 赵庆涛 钱耀森)近日,赣榆区继突破金乌贼苗种繁育技术后再传喜讯,由区水产科学研究所与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连云港赣榆佳信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实施的“短蛸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项目,经过近一年的探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短蛸苗种繁育技术取得成功。

短蛸俗称八带,又称饭蛸,是我国北方海域重要经济章鱼。“短蛸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项目自实施以来,通过采捕短蛸野生亲体、人工驯化、促熟、产卵、孵化、苗种培育和养殖等一系列操作过程,共获得幼体7.1万只。截止目前,共培育F1代成体510余只,平均重量63.2g,最大个体达132g,均达到上市商品规格。根据方案计划,短蛸F1代个体已进入越冬养成阶段。

短蛸作为本地重要土著物种,凭借海州湾得天独厚的虾蟹贝等丰富的饵料资源优势,产量巨大。近些年,由于过度捕捞和无序利用,导致其资源量衰退显著。赣榆区紧紧瞄准前沿苗种技术,全力推进渔业苗种更新换代。依托中国海洋大学郑小东教授在赣榆挂职,强化校企合作,推进中国海洋大学技术成果在赣榆试行。继成功引进金乌贼苗种繁育技术后,赣榆区水产科学研究所再次协调推动“短蛸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并繁育成功。

高级工程师张庆起介绍说:“一个苗种从繁育到形成大规模养殖至少需要六年的时间,短蛸苗种繁育技术虽然取得重要进展,但要实现规模化养殖还需要进行技术攻关,我们有信心突破技术瓶颈。”

据悉,短蛸苗种的繁育成功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区土著资源的有效增殖和生态环境保护,而且增添了新养殖品种,有利于缓和渔业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渔民为减船转产提供了致富新途径,更为实现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