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生态赤字”转变为“生态红利” ——海岛修复见证港城绿色“蝶变”


(李江 夏燕红 周玉)沿着我市200多公里的海岸线从北向南,秦山岛、连岛和羊山岛等海岛如明珠般点缀在宽广的海域。从“十二五”至“十四五”的三个五年计划间,港城的海岛通过生态修复经历了一场由“生态赤字”向“生态红利”的历史性转变,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地生花”。


生态修复打造绿色样本


秦山岛位于赣榆新城区东8公里的黄海海面上。“十二五”第一年的2011年4月,秦山岛被国家海洋局列入我国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也是我省首个向国家申请专项资金进行整治修复的海岛。2015年5月,赣榆组建项目推进组对秦山岛进行整治修复与保护工作,包括山体防护、人文景观以及环岛道路、海水淡化、污水处理、海岛供电等基础配套工程。“工程需要的机械、苗木等,都需要用船只运过来。大家吃住都在岛上,顾不上洗澡,园林绿化苗木栽植时间紧张,从选购、轮船运输、抢时栽植、浇水养护一体化作业,有时为了赶任务,一天24小时轮流干,保证苗木栽一棵、活一棵。”作为当时项目组的一员,该区住建局的徐跟军回忆起当时建设场景记忆犹新。2021年,秦山岛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入选我省首届“最美生态修复案例”。如今的秦山岛,已成为融旅游观光、渔业体验、科普教育和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原生态旅游岛和低碳旅游示范基地。


2012年,连岛整治工程获批启动,经过3年多实施,全部整治修复内容施工完毕并通过验收。通过山体边坡修复、海岛岸线整治等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多年来海岛长期无序开发的不良状态,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海岛自然地貌,改善了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的海岛沙滩资源破坏、局部山体滑坡等环境问题。修复后的连岛集林、石、滩、渔村于一体,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成为推进海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2016年连岛获评“全国十大美丽海岛”,2013年入选自然资源部公布的全国首批“和美海岛”名单,植被覆盖率72.7%、自然岸线保有率63.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5%、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97%、饮用水安全覆盖率100%等数据远超“参评线”。


文旅融合释放生态红利


海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优化为文旅“快车道”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十三五”,我市逐步从海岛生态环境的基础性修复进入保护性开发利用发展文旅阶段。2017年,我省出台《江苏省“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我市重点推动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海州湾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保护性利用秦山岛、竹岛、羊山岛、开山岛、前三岛,积极发展海岛旅游,延伸辐射陆域纵深和近岸海域、海岛、渔村,构建“山、海、城、港”互融互动的滨海旅游新格局,打造“一带一路”交汇点的重要旅游节点。


2019年,首届连云港“一带一路”铁人三项赛举办。今年的比赛更是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660名选手参赛,参赛规模较往届显著提升。该赛事已逐步发展为我市的标志性体育活动,并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进一步拓展了城市文体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为推动区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连岛音乐节更是成为我市文旅的“代表作”之一。“我们完全没想到,今年音乐节首日的票上线后很快就售罄了,当天就连音乐节的合作单位也一度以为是系统出现了问题。”连岛景区相关负责人谈及音乐节的火爆感慨。歌手赵雷在音乐节上夸赞“这个城市特别好”。今年的音乐节吸引的乐迷超过50%来自省外,炎热夏日的清凉水雾、免费接驳大巴、免费停车位……让更多游客感受到了港城的体贴入微。


自然景观的提升、文旅快速发展带来旅游人数的大幅提升,连岛生态修复使海洋生态环境红利有机转换为群众发展动力。去年6月开业的星澜民宿,步行约100米就是海岸,西连岛村村民臧书达把自家的老房子改造成民宿,开业以来整个暑期几乎每天满房。连岛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连岛新增特色海岛民宿30余家,升级改造80余家,优越自然资源、秀美山海风光与景区创建提升改造工程形成叠加效应,受到国内外游客青睐。


通过生态资源与旅游、文体等深度结合,连岛、秦山岛和羊山岛等海岛实现了生态资源、生态修复工程、生态产品的旅游价值,增加生态资源资产收益,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既实现了在生态旅游供给中对生态的修复和保护,又在生态旅游再生产中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更多的资金,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科学规划引领可持续发展


今年2月,我市印发《连云港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2021—2035年)》,为海岛生态修复等生态保护未来重点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


“规划指出要协同开展海岸海岛海洋生态修复,以临洪河口等重要湿地为重点,以‘美丽海湾’建设为抓手,开展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逐步提升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积极推进开山岛等海岛生态修复,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根据海岛的不同区位、不同大小、修复条件等,制定相应的保护修复策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点区域主要涉及连云区前三岛乡,包括平山岛、达山岛、车牛山岛等,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将大力开展海岛岸线整治工程、海岛边坡修复,改善海岛沙滩资源破坏、局部山体滑坡等生态环境受损问题,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保护海岛自然地貌,优化海岛景观面貌,提升海岛旅游形象,恢复沙滩、岛体和周边海域的自然景观及资源。同时开展海岛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鸟类特别保护区,加强鸟类保护、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提升鱼类、鸟类等重要物种的栖息地生境质量。


​在规划中,海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包括前三岛生态修复工程和开山岛生态修复工程。前三岛将在生境退化的栖息地开展生态现状调查、生态修复、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完善海岛基础设施、恢复海岛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重点观测海雀、鸻鹬类、鸥类的数量及生境状况,实施前三岛鸟类特别保护区建设,建设鸟类保护、宣传、教育基地。开山岛生态修复工程将实施山体防护、人文景观以及环岛道路、生态廊道建设、基础配套等工程,最大限度地保护海岛自然地貌,改善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的海岛沙滩资源破坏、局部山体滑坡等环境问题。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