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两院”增补院士名单出炉 港城两天新晋两院士

【连网】(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莹 李慧 通讯员夏兴俭 郑静 郑蕊)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公布2017年新增院士名单中,港城人惊喜地发现两个熟悉的名字,即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董家鸿院士和武汉大学的徐红星院士。他们的成功当选标志着我市继汪德昭、汪德熙、陈吉余、程津培、费爱国等多名两院院士后,再次新增两院院士。这两位新晋院士当选的消息通过连云港日报微信首发后,引发了港城市民热议。笔者独家采访到两位新晋院士,请他们同家乡人说说心里话。

最难忘的是乡情、乡音、乡亲

董家鸿院士虽然是国内肝胆胰疾病医学权威之一,但是一直到今天他依旧保持着每周做手术的职业习惯,更是被医学界称为肝胆外科“第一把刀”。因为平时手术比较多,董家鸿院士的手机经常是放在护士那里。经过反复的沟通,笔者终于联系到董家鸿院士本人。当听说笔者是来自连云港的记者,董家鸿院士趁着晚间会议的间暇欣然接受笔者采访。

提起故乡,董家鸿院士有说不完的话,他告诉笔者,我是伊山中学恢复办学后的第一届学生。伊山、伊河、还有故乡的乡亲们是我对故乡最深的思念。虽然这几年回到故乡的机会少了,但是每当听到故乡的消息,我都非常高兴,也非常愿意接受家乡媒体采访。

徐红星院士是国内纳米光学方面专家,在单分子表面增强光谱和纳米全光网络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和系统性的工作。笔者辗转多次才联系上他。他告诉笔者,我是地地道道的小伊人,也是板浦中心的校友。故乡的山水给了我开拓的思维和坚韧的性格,这对于我科学道路非常重要。

院士最牵挂的是家乡的孩子们

董家鸿院士和徐红星两位院士都是从农村走出的学霸。他们的学校并不是最好的学校,他们的家庭也没有什么学术的背景,他们是如何成为两院院士呢?在连云港日报微信后台,港城众多家长都在问:“这两位院士究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而两位院士也非常愿意同家乡的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徐红星院士说,我认为兴趣是个人成长最好的老师。我从小就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我人生的轨迹中,我曾经有很多选择,但是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我的兴趣作为我毕生的事业。因为我感觉,把自己兴趣作为自己的事业是非常幸福的事情。特别是这个事情国家还拿钱支持你去干,我感觉这份工作非常具有意义。一直到今天,我依旧保持学习的劲头,因为我感觉兴趣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为兴趣而学习一点都不辛苦。

董家鸿院士也表达了同徐红星院士共同的感受。他告诉笔者,我从来都没有把院士作为一个目标,我只是做我应该做的事情。我感觉我个人成长最终的就是我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并愿意为之而努力。这非常重要。

他们正在为自己事业而忙碌

“当选院士只是对我这么多年工作的一个小总结,我的事业还在继续。”董家鸿院士谈及自己当选院士的心得时说,目前我依旧保持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为更多的病患消除痛苦,同各种疑难杂症做斗争。

徐红星院士告诉笔者,我研究的领域主要是纳米光学。虽然这是一个物理的问题,但是在医学、食品、电子信息等多领域有广泛的运用,同老百姓生活和国家信息安全密切相关。当选院士后,我要更加勤奋在自己领域工作,为中国基础科学进步贡献自己力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