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 者 张晶晶 通讯员 吴登华)在连云区西园社区有一对老夫妇,无论是生活的贫苦,还是婚后遭遇的一次次意外,都没能迫使他们分开,反而成为他们更靠近彼此、相互搀扶、勇敢走下去的动力。由于两人特殊的身体状况,他们的一切日常生活都必须配合完成,只有陪在对方身边,他们才会安心。
有缘走到了一起
每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在连云区凤凰城小区,人们总能见到一对老夫妇,丈夫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妻子,两人有说有笑地出门散步。记者见到他们时,得知这对特殊夫妻,已相濡以沫生活了42载。
妻子叫苏正花,1950年出生,40岁时的一场意外,让她失去行走能力;丈夫名叫陶明国,由于患糖尿病导致双眼几近失明(左眼完全看不见,右眼视力0.1)。1975年,经亲戚介绍两人结为夫妻,婚后有了儿子,尽管日子清贫,但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儿子,两人很满足。“那时候,虽然经济条件不好,但是我们过得很幸福。”在苏正花的眼里,陶明国很体贴、懂得照顾人,也很理解自己。
虽然两人由于特殊的身体状况,生活自理能力不算很好,但两人一直相敬如宾。“结婚42年了,很少吵架,”陶明国笑着说,“她腿不好,我的眼睛几乎看不见,出门时,她当我的眼睛,我当她的双腿,我们谁也离不开谁。”苏正花告诉记者,三年前搬了新房,由于人生地不熟,整整一年没有出过门。儿子看父母不出门很着急,就买了一辆轮椅,现在出门她坐在轮椅上,丈夫在她的指挥下推着轮椅。一路上,她会把看到的新鲜事告诉丈夫,两人分享快乐。
不幸后学会自强
据陶明国回忆,以前因家庭条件不好,妻子常去海边敲海蛎子改善生活。那年苏正花40岁,就在她专心致志敲海蛎子时,因为放炮开山意外被石头砸中,当时送医后,医生已让家属做最坏的打算了。“我当时感觉眼前一片漆黑,看不到一点希望。”丈夫陶明国说。
幸运的是,经过抢救,妻子的命保住了,只是头部运动中枢神经受损,因为大脑无法正常下达运动指令,她不能正常走路。从此,丈夫担负起了照顾妻子的重任,不仅将饭菜端到妻子面前,还替她夹菜、洗脸、洗脚。
难道一辈子就这样“躺着”,靠别人照顾?苏正花有一颗不服输的心。为了能走路,她每天在丈夫的帮助下扶着墙,先是一步一步地挪,一遍遍地练,两个月后,丈夫惊喜地发现,妻子可以自己扶着墙走路。在那段最难熬的时光里,除了有婆婆和丈夫的陪伴,渐渐懂事的儿子也让她十分欣慰,“他对我关爱有加,主动分担家务,做力所能及的事。”苏正花骄傲地说。
相濡以沫感动邻里
这一家人的故事,感动了邻里街坊,经常有好心人帮助他们。陶明国说,刚搬到小区时,人生地不熟,再加上视力不好,常常要跟着邻居去菜市场买菜,现在偶尔邻居也会搭腔帮忙带上一把菜;坐公交车时,游3路的司机远远看见是他们夫妇,都会主动帮他搬轮椅,上了公交车会有很多人抢着让座,还常常有年轻人给他们付钱买票……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家里的事基本是我做决定,但真正做事只能靠他忙里忙外。”谈起两人的生活,苏正花语气平和地说,“和老伴生活了几十年,很有默契,偶尔也会闹点小情绪。夫妻就是这样,没有不吵架的,反正这辈子我们是分不开了。”
苏正花说:“丈夫跟着我太不容易了,重活累活都干着,也没有一丝抱怨。我对他很愧疚,也希望他身体健健康康的……”
“儿子在广州打工,每个月回来一次,家里每天只有我俩。”苏正花说。回首往事,陶明国感慨地说:“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最重要的是乐观勇敢地面对,经历过苦难,才懂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妻子苏正花时不时地看向丈夫,嘴角挂着温和的笑,无言中却表达着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