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双11”来临前 连云港工商局发布消费警示

【连网】 (记者 侍敏 通讯员 杨庆军) 一年一度的“双11”网购盛宴即将来临,不仅是线上卖家蠢蠢欲动,线下买家也是蓄势待发。不过,你也别以为这场饕餮盛宴全都是机遇和优惠,其中也有一些陷阱。昨天,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就总结了今年以来网络投诉情况,同时综合往年“双11”过后的投诉热点问题,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对待“双11”,同时对预售款谨慎付定金。

1-10月份,全市网络消费投诉同比增加3倍多

据12315投诉举报中心统计,今年1-10月份,包括微信购物在内的网购消费投诉一共614起,与去年同期的146起相比,足足增长了320.55%。

据悉,今年的网络消费投诉热点除了质量问题外,商家虚假宣传和虚假发货也比较常见。就如消费者在苏宁易购开设的某品牌饰品旗舰店花59元购买一条人造珍珠奶糖项链,可该商家宣传自己的产品是采用顶级人造珍珠制成,消费者认为商家夸大描述,属于虚假宣传,要求商家按照《消法》规定“退一赔三”;虚假发货则是部分卖家为了躲避百分之三十的赔偿金,在缺货的情况下依旧给出虚假的发货信息。按照相关规定,商家在买家付款后七十二小时内未发货,或是定制、预售以及其他特殊情形等另行约定发 货时间的商品,却未在约定时间内发货的,商家须向买家支付该商品实际成交金额的百分之三十(最高不超过五百元)作为违约金。

微信购物纠纷频发,朋友圈购物并不保险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微信购物消费纠纷频发,12315投诉举报中心认为,朋友圈购物其实并不保险。就如在南京开一家小餐馆的王先生,不久前通过微信转账购买1000元小龙虾,对方承诺第二天凌晨4时30分准时发货,然而第二天等了一天也没有收到货,王先生这才发觉自己被骗了,因为卖小龙虾的“好友”不仅电话不接,还拉黑了自己。后来,海 州区消协浦东分会工作人员按照他提供的电话和地址找到巨龙路农贸市场,经调查,该市场不仅没有这个人,就连他提供的摊位也根本不存在。

有人认为,微信朋友圈卖的产品都是“良心货”,而实际上,很多人的朋友圈:“双11”鱼龙混杂,而且交易没有经过第三方平台担保,一旦发生纠纷,维权非常困难。12315建议广大消费者,首先对朋友圈的“良心货”不要轻信,其次在微信购物时,最好选择到有第三方担保的购物平台付款,或者与卖家协商货到付款。

预售商品卖得火,小心定金有去无回退换难

预售商品就是消费者提前支付定金,“双11”再支付尾款,不仅能享受优惠的价格,定金还可翻倍使用。看起来的确实惠,但预付规则你却不能忽视。据悉,每年“双11”过后,网购投诉都会进入一个高峰期,其中预售商品的纠纷占据很大比例。

根据天猫预售规则,不但消费者要按时支付尾款,非卖家责任预售商品的定金不退,且定制类预售商品不享受7天“后悔权”。对此,记者咨询多家参与“双11”预售的店铺,有的卖家表示,预售商品也可以退换,但必须是买家按时支付尾款的情况下方才退还全款,包括定金;也有的卖家规定,预售商品在享受7无无理由退货时,退款为买家实际所付金额;当然,还有的卖家规定,定制类预售商品只能享受一次换货,不可退货。

12315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预售商品时,一定要看清预售规则,并详细咨询卖家相关退换货情况,谨慎下单。与此同时,消费者还应尽量避免“扎堆网购”,因为商品质量和物流速度可能会无法保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