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王秋侠:蹲着“行走”

【连网】一折青山一扇屏。

绵延八百里的马陵山山脉,壁立坚韧。谁知道是石缝里小草的内心,怀着怎样的梦想?谁知道一颗卑微的灵魂下,有着怎样美好的向往?

山脚下,绿树环抱的小山村,“走”来的残疾青年张自报,迷彩服上衣远远望去,像一棵小草,在山路上缓缓地移动。

人的命天注定。有福的人,一出生就安享富贵;不幸的人,一出生便苦难相随。富贵之人,年年幸福,日日快乐。不幸之人,时刻难过,度日如年,令人一掬同情之泪。然而,这些平庸之人,也不乏让人肃然起敬之辈。

张自报,38岁。幼时,母亲因病去世。6岁,因小儿麻痹病致双腿萎缩,无法直立,只能手脚并用,蹲着,挪动着双脚“行走”。后来,父亲另娶,和后母一家常年在浙江省宁波市打工,很少回乡。张自报和姐姐,一直跟着独居的大伯谋生。

早上4:00,张自报就起床,收拾补鞋的工具、带上扎制好的串珠花,到离村约3里远的临沭县南城村赶集。周边乡村有集市,他就开着机动三轮车去赶集。有需要修鞋的,他就帮人家修鞋;有要买花的,他就卖花,两不耽误。

张自报开的车,油门和刹车都在手上。正常人驾车,很简单,抬腿、落座、双手掌稳车把,松手刹,启动。抬腿,对张自报来说,不啻登天之难。他先是找来一个小木凳,挪到车踏板边,然后把一只脚挪到脚踏板上,转身,一只手拉着车座,再把小板凳拿到车后的车厢里,再用一只手拉着车把,另一手拉着车座边,他的上半身才能爬到车座上。下车的时候,他要先把小木凳放到脚踏板,自己滑落到脚踏板,再把小木凳放到地上,从脚踏板上,滑倒小木凳上,落地。

最难的还不是这些,是装卸货物,别人一只手就能提到车上,他只能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挪到车上。

别人一日三餐,张自报每天只吃两顿饭。赶集的当天早上,他会在集市上买来3元钱的油煎包,晚上回家卸车、卸货,收拾停当后,再吃晚饭。晚饭很简单,一碗开水,一碟咸菜,三两张买来的煎饼。家里除了电灯,再也没有什么家用电器了。夏季高温,只有咸菜还能存放过夜。有时候,咸菜吃没了,开水、煎饼,也是一顿晚饭。前些年,他为买机动三轮车他给自己立下个规矩:一天要赚20元钱毛利。若是赚不到,晚饭就不吃了。

没有集市可赶的时候,他就在家里轧制各种塑料珠,编制各种花、动物。有上门来修鞋的乡邻,他就尽心尽意地给人家修鞋。清苦的生活,张自报因为有这两个手艺,有的吃、有的穿,能自食其力,他过得很知足。父亲一家远在浙江,他却从不伸手向父亲要过一分钱。他不想因为自己的残疾,给父亲的家庭添麻烦,他想好好干活做事赚钱,有能力好好孝敬把他姐弟养大的大伯。大姐早就结婚生子了。他和80多岁的大伯相依为命。大伯也是残疾人,年岁大了,身体不好,常年吃药。他把政府给他的生活补助钱,一分不少地留给大伯,让大伯每天有吃的、有喝的。

张自报说话声音不大,话语朴实真诚乐观:“生活其实很简单,比方说,你笑着,也是过一天;你忧愁,也是过一天,那何不笑着过一天呢?”谈及年少时的艰难,张自报坦然一笑,他不记恨任何人,心里只有感恩。

懂事的的孩子早当家。一天学也没有上过的张自报,1 0多岁的时候,就出门跟人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能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走出家门,尽量减少大伯肩上的负担。18岁的时候,他看到一位修鞋的老人,为了能学会这门手艺,他就远远地看着老人修鞋,他看见老人比较和善,就一点点接近修鞋的摊子,帮助老人递个鞋、拿个线、擦擦鞋底,老人吃午饭的时候,也会买一份午饭给他。

他跟着老人干了两年,学会了修鞋技术。

山路弯弯,他赶集的路很远,也很难行,他需要一辆机动三轮车。一天一天地风里来雨里去,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买了一个机动三轮车,他满心欢喜。

六年前,在县、乡残联的帮助下,他在县残联的苏馨家园,又学会了轧制各种绢花、塑料花技术。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轧制花的基础要领学到了,要想把“扎花”当做一个吃饭的手艺,仅靠两三个月的学习,还是不行的。回到家里,他把补鞋赚来的300元钱拿出来,到临沂工艺品市场,购买轧制花的原材料。回家设计、构思、制作“扎花”。一个小盆景,从制作到结束,有时候要花费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夜里很晚才能上床休息。大伯很心疼他,劝他不要再折腾了。他嘴上很孝顺地答应大伯的话,但脑子里还是不停地琢磨他的“扎花”设计创意。他现在又有一个新梦想:等攒足了3万元钱,就到城里开手工花店。每天赚20元的毛利,依然是他不能更改的老规矩。

行动不便,邻村的朋友老张就成了他的“腿”,为他跑前跑后。他俩是忘年交。老张性格开朗,笑称:因为残疾,他俩“同病”相助,互相帮衬。

一个个小盆景,栩栩如生地在他的手上制作完成。然后,他再反复揣摩顾客的需求心理,根据花型、颜色,为每个小盆景取一个喜庆、吉祥的名字,有“招财进宝、幸福花开、花开富贵、玉堂吉祥……”

逢年过节的时候,他扎制的花朵,色彩艳丽,造型各异,在苏鲁两省三县交界处的集市上,很受老百姓的青睐。他还隔三差五把扎制好的花,用三轮车带到县城的集市上销售。

色彩斑斓的“扎花”,不仅给他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也给他拮据的日子,注入了鲜活的“财源”——他为别人修补鞋子,每天也能赚三五块钱。夏季,是这两个手艺的淡季,每天只有十几元的收入,这,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他要动用所有的毅力,去坚守心中的梦想。

生活里有了“扎花”,鲜亮了张自报简单、平凡的日子;生活里有了坚强、乐观,让他在生活的汪洋中,用勤劳和智慧的双手,托起命运的方舟……

如此普通的人生,马陵山山脉的小草一样,在贫瘠的土地上,蓬勃着生命的毅力和活力。你看见或看不见,都在那里,一点也不卑微。

作者:

王秋侠 女,1968年11月出生,籍贯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新闻学本科学历,思想政治工作助理研究员,连云港市作协、摄影、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多年来,先后在国家、省、市三级主流媒体发表新闻及文学作品400多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