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开发区融通“政产学研金”打造双创高效“生态群落”

【连网】 (通讯员 薛洋 王一飞) 近日,北京大学分子工程研究院连云港单分子研究中心暨连云港医药人才创投基金签约仪式成功举行,这是连云港市开发区创新平台建设的重大突破,也是人才基金市场化运作的重大探索,对区域创新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微信图片_20200612103251

“北京大学分子工程研究院连云港单分子研究中心由我区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联合共建,将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的顶尖技术与人才优势,致力于把连云港打造成‘全国一流、国际领先’的单分子技术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平台和单分子技术产业化基地。”连云港市开发区人才办负责人介绍说。高端战略创新平台是连云港市开发区发展的“金名片”,而人才创投基金则是打开发展的“金钥匙”。连云港医药人才创投基金作为全市首支人才创投基金,将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主要投资医药人才创新创业及相关项目,为医药产业发展汇集和转化更多高端产业资源。

近年来,连云港市开发区聚焦双创发展全要素,把“政+产+学+研+金”作为创新驱动的有力抓手,推动政策、平台、技术、成果、资金加速汇聚,打造五位一体、高度融合的双创生态圈,跑出了人才集聚、创新发展的“加速度”。为充分整合资源,发挥协同创新作用,连云港市开发区与历届科技镇长团成员后方单位共11家高校院所,共建人才战略合作联盟。为保障疫情期间企业引才需求,联盟单位依托线上平台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企业采取云面试、云面谈等方式引进了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组建人才战略合作联盟是全面推进与高校院所合作,精准对接人才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多方融合的平台,让更多专家教授、优秀学子和有识之士到市开发区指导合作、就业创业、投资兴业。”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政府是协同创新的桥梁纽带,充分挖掘科研成果在产业主体中的应用转化,当好企业的引导员和服务员。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是连云港市开发区的一家新材料企业,“多股绞合复合芯导线”和“风机叶片防雷系统用17.5KV及以下铝合金电缆”等项目是公司近年来新的研发方向和增长点。但公司在该类产品研发过程中遇到了生产线多根芯棒收卷、芯棒绞制过程中内应力过大折断等机械结构方面的工艺难题,影响了产品的产业化。了解情况后,连云港市开发区人才办第一时间对接相关高校,推动中北大学机械学院与中复碳芯开展技术合作和攻关,运用高校技术优势,为企业化解难题。

为了培养更多的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连云港市开发区从需求端直切供给端,以江苏海洋大学等本地高校为依托,创造性地开展了“3+1”人才订制培养工作,通过订单式培养,为企业输送了一批优秀产业人才。江苏海洋大学药学院是“3+1”模式应用的主阵地,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种‘三年在校,一年在企’的订制培养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大学四年’的教育模式,通过订制培养不仅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积累实践经验,也让企业熟悉学生,为企业和人才的双向选择提供了精准参考。”在总结人才订制培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连云港市开发区正在将订单培养向省内、省外高校延伸,引导和鼓励更多企业和高校参与到联合培养中来,努力形成一条从产教融合到产研融合再到产才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

“市开发区作为全市经济工作和人才工作的主战场,将一如既往扮演好红娘和服务员、当好润滑剂和催化剂。”该区人才办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在出政策、建平台、强服务、优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借助高校院所资源、金融资本力量,给人才肥沃土壤、阳光雨露,让人才茁壮成长、让创新早结硕果,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