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家乡有了“幸福路” 村民钱包鼓起来

【连网】(□ 庄婷婷  王雅萱  李绘)日前,笔者来到浦南镇新建村旭磊泥鳅养殖基地,看到一派繁忙的景象:几辆水产运输车停靠在路边,村两委和工作人员正将泥鳅一担担挑往运输车,通过加冰打包发往港口,之后销往韩国。

在新建村的田野里,1200亩宽敞的水面下,游弋着无数泥鳅。“现在全村年产值达13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3万元,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泥鳅养殖让我们走上了‘幸福路’。”村书记卢旭激动地告诉笔者。

以前的新建村经济落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是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村。2015年,卢旭到新建村任职,暗下决心要为群众找到一条致富的路子。“村里还有那么多人过穷日子,我要带他们一起干事业,鼓起乡亲们的钱包。”在得知村里的泥鳅养殖大户胡堡垒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后,卢旭决定投资养殖泥鳅。

养殖泥鳅投资需要50多万元,对于“一穷二白”的卢旭来说,这无疑是一道不小的“坎”。当卢旭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时,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家财万贯,泥鳅不算,养殖业发不了财!”

开弓没有回头箭。卢旭通过从银行贷款和亲朋好友处借钱,筹集了养殖所需要的资金,流转了420亩土地,和胡堡垒一起成立了连云港旭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了泥鳅育苗养殖销售的创业之路。养殖是有风险的,泥鳅要吃要喝,腥味也让卢旭难以忍受。而卢旭咬牙坚持住了,一个大学生“村官”被彻底锻造为一个地道的“泥鳅能手”。在卢旭的带领下,周边60余户村民发展泥鳅养殖,面积达到2000余亩,每户增收3至5万元,带动周边就业200人。此外,卢旭还带领大家建设了1200余个大棚,搞起了蔬菜大棚种植;给开发商流转土地2000余亩,建设了中广核浦南光伏发电站,充分激活了强村富民的新动能。一个个项目的成功实施,让村民鼓了钱包、露出了笑容。

村民们的钱包鼓起来了,物质生活没问题,可精神生活上还存在短板。“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工作,村里都剩些老人小孩在家了,他们衣食无忧,但很孤单。”为了让老人笑口常开,卢旭从老人对子女的牵挂入手,想方设法联系空巢老人的子女,“命令”他们无论在外多忙多辛苦,一定要每周两次向父母报平安。此外,他还投资10多万元建成老年活动中心和妇女儿童之家,开展文化活动、日间照料、关爱留守儿童服务,打造有温度的“红色家园”。

“城里有城里的精彩,农村有农村的价值。城里多我一个大学生没什么,但是村里不一样,也许我的一些做法能给村里带来改变,带着村民走向‘幸福之路’。”说到新年新目标,卢旭憨厚地一笑,“农村很需要我们,那些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尤其需要我们的关怀。希望我可以为更多村民服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