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周莹 通讯员 滕安然) “大家家里有垃圾,我们可以上门服务。”昨日,笔者在高新区恒大名都小区发现,这里正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活动。高新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该活动仅是高新区推进垃圾分类行动的一个具体措施。今年,高新区将加大垃圾分类推进力度,在年底前完成10个小区垃圾分类开展工作,辖区机关事业单位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企业达到30%开展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高新区在市城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政府推动、企业运作、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合该区社区垃圾分类管理新模式,努力实现居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打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按照标识指示,将纸皮、塑料、玻璃等垃圾分类投进回收箱,垃圾变身理发券、洗车券,这样的废物“变现”让人感到很奇特……在高新区恒大名都小区,这样的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模式,让感受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另类生活。高新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高新区已经苍梧三期、四季金辉一期、恒大名都、水木华园、海连新天、东方之珠开展这样的垃圾分类活动,累计投放分类设施83个,其中有害垃圾回收箱16个、可回收垃圾箱67个,免费发放垃圾袋195000个、垃圾桶6500个。其中最有特色就是借助垃圾分类企业e袋收自主研发了专业的垃圾分类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大数据管理,对垃圾分类效果实施动态管理,做到点对点服务。在物管小区采用“服务站+APP”模式,线上支付、线下交易,通过积分奖励,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那么,这样的新潮收垃圾方式,居民是否买账?以之前试点的东方之珠小区为例,根据e袋收管理平台统计数据,东方之珠小区用户注册用户1093户,占总住户59.6%,实际住户80%以上参与垃圾分类(总住户1831户,实际入住1200余户),通过宣传引导,居民垃圾分类参与度逐步提高,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慢慢渗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这些放错位置的资源又到哪里去了呢?e袋收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e袋收物流体系送到后端分拣中心进行分拣处理。部分废塑料可以直接加工成塑料粒子,深加工做成阻燃材料。废纸打包后出售给玖龙纸业这样的造纸工厂,环保再生成纸箱,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实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部分较好的旧衣物书籍进行公益捐赠,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高新区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总结经验,促进垃圾分类工作普遍推广,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村进社区,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