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近日,笔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我市出台了《连云港市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该《纲要》阐明连云港市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战略任务,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举措。
农业:全球将更加方便买到连云港的农产品
《纲要》指出,未来我市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机制;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务虚的口号,这些口号都是有具体的抓手的。我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是按照工业发展的思路,为农业确定发展的产业链条。目前,我市确定发展的农业产业领域为优质粮油、设施蔬菜、特色林果、花卉苗木、食用菌、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农产品物流业等产业。为了将这些产业发展好,我市将按照农业产业联结实施跨镇村、跨区域联合规划布局,重点建设有规划、有基础设施、有适度规模、有组织机构、有品牌、有技术支撑、有标准化生产规程、有龙头企业、有产地批发市场、有合作组织的56个“十有”重点农业产业园区。这其中包括: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省级以上出口农产品示范区、农产品物流园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省级以上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机制。
当然做好这些还不够,我市还在农业发展方式和经营方式上下功夫,逐步形成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全托管经营、联耕联种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当然,科技兴农工作也不能丢。未来,更多的农业专家进园区、进农村、进企业,针对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指导农业生产。此外,我市还将重点建设和改造升级赣榆水产等重点专业市场、黄川草莓等产地批发市场,尽快形成包括乡镇产地市场、基地园区、田头市场在内的三级流通网络。积极拓展农产品出口目的地,扩大蔬菜、紫菜、淀粉、泥鳅等优势农产品出口规模。这就意味着只要轻点鼠标,全球的人都能买到连云港的农产品了。
工业:构建9大产业链条
《纲要》指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优化发展传统产业,建设沿海新型工业基地。
目前,我市确定了9大产业链条,但是并不是均衡发力。其中石化、装备制造和新医药是重点发力点。这主要是因为前两个产业决定了港城工业发展的今天,后一个产业决定了连云港工业发展的明天。当然,新材料、新能源、食品、新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也不能丢。
目前我市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产业链不全。未来,我市将通过集聚区打造加速工业9大产业链条构建、完善。
建筑业:从盖房子到建国家精品工程
《纲要》指出,我市的建筑产业要优化升级专业结构,健全管理体系,优化产业组织方式, 提升经营层次。
建筑业是一个就业带动率高的产业。因此,我市做产业规划的时候,对建筑业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市建筑业将从单一的楼宇和住宅建筑施工向交通、电力、水利、铁路、能源、化工等国家重点投资方向和专业领域拓展。这就意味着,我市建筑企业以后不仅要盖好房子,还要做路桥、建隧道、盖机场、堆码头。这些企业不仅要盖幸福的房子,还要做城市的重点工业和国家的标志工程。
当然,连云港建筑业要做这些“大东西”,必须建立以健全质量管理、环保管理及安全管理三大体系为核心的企业安全体系。未来,不安安分分做工程的建筑业企业将找不到项目,连云港建筑业企业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不仅要被重罚,而且还要被记录。
这么高的要求下,一些资质差、规模小的传统建筑业企业就会被淘汰。而一些工业化程度高、信息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的“三高企业”将成为港城建筑业的主力军。未来,我市要求这些企业加速体制和机制创新,做绿色建筑、做产业链骨干企业。他们要主动到市场上找商机,承建大型项目,创建精品工程,从以劳务输出为主向工程承包过渡,努力推动向集项目投资者、建造者和经营者为一体的与国际经营接轨的工程总承包转变。
服务业: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买全球货 卖全球货”
《纲要》指出:我市服务业将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主阵地,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配套;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拓展服务业发展新空间。
当下,服务业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新增长的主要力量。那么,连云港服务业发展的思路是:未来,我市将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商贸流通业、金融保险业、商务会展业、研发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软件信息服务业、互联网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
如何将这些产业发展好?我市将通过两个中心、16个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完成服务业建设任务。
首先,建设联结“一带一路”的物流中心,推进连云港港区散杂货向两翼港区转移,加快建设集装箱干线港。推进连云港港由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资源配置港、增值服务港转变。加快发展港航服务业。加强与国际枢纽港口在码头共建、航线开辟、产业转移等方面的合作交流,重点发展航运经纪、海事仲裁、船舶检测和评估、集装箱检修保养、水运工程设计咨询、港航设备租赁等专业性服务。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沟通徐州、上海、南京的高速和快速铁路通道。加快大型民航机场建设,力争建设适应“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需求的国际航空港。积极助推西起圣彼得堡、东到连云港的大陆通道和连接上合组织全体成员国的公路网建设。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港站一体化”,实现铁路货运站与港口码头无缝衔接。打通烧香河至骆马湖河道,扩大河运腹地。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农林牧渔联动发展,打造连云港进出口食品基地,实现国内外食品在我市集中、集聚、集散。争取建设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港区,加强与境内外口岸的战略合作,推进物流领域大数据应用、物联网构建、移动互联衔接、北斗导航定位等先进信息技术,整合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海关、检验检疫等信息资源,规划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其次,建设区域性旅游休闲中心。以独具特色的山岳旅游资源、海洋海岛旅游资源、东方国际大港优势以及西游记文化特色为依托,以海洋旅游、文化休闲体验和国际商务旅游为主要功能,带动都市休闲旅游、温泉养生旅游、山水生态旅游发展,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宜居宜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提升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站点与城市、景区的交通衔接水平,提前规划高铁车站与城市、景区的交通衔接。加大对汤沟酒、汪恕有滴醋等中华老字号纪念品、东海水晶工艺品的开发力度。
再次,构筑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群。未来,我市将根据区域特色,建设16个重点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发展金融、会计、审计、会展、法律等商务类平台,信息服务、商务咨询、产权交易、检验检测等技术类服务平台,以及人才招引、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入区企业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降低商务成本,形成资源集中、服务共享、规模经济的服务业发展载体。
城市:预留15%生态空间
《纲要》指出:打破行政分割,统筹海州区城市功能、市开发区产业功能、连云区港口功能,推动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在市场选择和市场竞争的基础上培育重点产业,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产业协作体系。
我市国土面积将分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包括中心城区、县城及重点镇区集中连片的生产和生活空间,约75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0%;农业空间包括农业生产空间、集镇和乡村生活空间,约57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75%;生态空间包括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系统脆弱敏感的区域,不低于115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5%。
我市城镇将构建“一区一带两轴”的空间开发格局。都市区将中心城区以及与中心城区功能联系较多的沿海地区纳入都市区范畴。沿海城镇发展带分为东陇海城镇发展轴和宁连城镇发展轴。
农业打造中部平原农业板块、都市农业板块、西部丘陵山区农业板块、东部滩涂农业板块,重点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出口农产品示范区、农产品物流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休闲观光园区五大农业园区和优质粮油、蔬菜产业、花卉林果、食用菌、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六大农业产业基地。
工业下设市开发区片区、徐圩板桥片区、灌云灌南片区、赣榆片区、东陇海线片区。
服务业构筑连云港中心城区、沿海服务业发展轴、东陇海服务业发展轴、宁连服务业发展轴。“一核、三轴”的空间发展格局,构建层级结构分明、功能完整突出的服务业主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