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张雪君)在江苏农垦优然牧业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牛舍里,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项圈实时监测奶牛的健康状况;在连云港市绿缘牧业有限公司的挤奶大厅,全自动转盘式挤奶机高效运转……这些场景正是我市奶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通过创新建立“科技小院+服务站”双轮驱动模式,奶牛养殖正加速从传统模式向智慧化、高质量发展转变。
作为江苏省重要的奶源基地,我市目前奶牛存栏量约3万头,占全省养殖总量的近30%。然而,随着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养殖、管理、疫病防控等技术短板逐渐凸显,制约了奶业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这一现状,市畜牧兽医站专家单玉平带领团队创新探索“科技小院+服务站”服务模式。团队在养殖规模达1万头的优然牧业建立“科技小院”,由扬州大学等高校专家驻点服务;同时在中小型牧场代表绿缘牧业建设全省首家“科技服务站”,形成“大场小院示范、小场服务站辐射”的双轮驱动格局。
在优然牧业有限公司,“科技小院”的建立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作为“科学技术+农村小院”的创新结合体,“科技小院”吸引了高校师生和科研院所技术人员常驻,实现了“专家与养殖主体零距离、科研与生产零距离、育人与用人零距离”。在这里,科研人员针对牧场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奶牛养殖过程中,通过智能连接管路,从挤奶到奶仓,牛奶能在瞬间冷却至2℃-4℃,有效防止细菌繁殖。同时,智能项圈实时记录奶牛的反刍和运动步数,让工作人员可有效监控奶牛的健康状况,这些智能化手段大大提升了养殖效率和牛奶品质。
“这种模式就像给牧场装上了双引擎。”单玉平介绍,科技小院重点攻关奶牛健康养殖和良种繁育技术等系统性难题,服务站则侧重解决中小牧场的具体技术问题。在科技赋能下,优然牧业通过应用精准饲喂系统和奶牛发情监测数据,将每日单产从40公斤提升至50公斤,年增收超千万元;绿缘牧业在服务站指导下引进智能挤奶设备,生鲜乳质量指标全部优于国家标准。
“从牛舍环境控制到疫病防治,从饲料配方优化到挤奶设备维护,技术人员深入各个环节,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疫病风险,保障奶牛健康,减少经济损失。”站在优然牧业物联网控制中心里,单玉平指着大屏幕上的实时数据说,“从传统养殖到智慧牧场的转变,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双轮驱动模式持续发力,有力推动了产学研深度合作,今后将尝试在各县区牧场推广,并逐步向肉牛等其他畜牧产业延伸。”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