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山海铸能 善治强基 “三项重点”为港城社会工作开新局

随着新兴领域快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我市紧扣政治建设“一条主线”,锚定新兴领域党建、基层治理与政权建设、群众服务“三项重点”,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全力推进新兴领域党建,深化基层治理工作,全力开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建领航新兴领域
       织密组织网络凝聚发展合力


近日,在康缘药业,创新产品研究与开发党支部正在开展“党建+技术攻关”主题党日活动。“我们组建了涵盖中药、化学药、生物药、大健康四大模块的研究团队,项目负责人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支部累计获得数十项重要注册批件与知识产权,充分彰显了党建引领下科研团队的卓越战斗力和创新活力。”研发一支部党支部书记姜超介绍。
  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为破解新兴领域党建难题,我市健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推动行业管理部门成立行业党委,实施“五专五力”党务工作者培育计划,还将新兴领域发展党员指标单列。如今,众多非公企业、互联网平台合作企业通过党建引领,实现了业务发展与组织建设“双提升”。
  在新社会组织党建方面,我市创新打造“山海聚势·会萃港城”品牌,实施“会港直通车”项目,被确定为中央社会工作部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联系点(江苏省唯一设区市)。开展“牵手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振兴”“百会兴港城”行动,协助开展招商引资并推动项目落地47个,推动100家社会组织结对帮扶87个经济薄弱村。
  此外,我市实现网约配送企业的合作企业和快递企业的加盟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率达100%。构建党组织与基层站点“1+N”联系机制,完善“新就业群体—新就业群体党员—联合党组织或流动党员党支部—行业党委”的诉求收集办理机制,设立新就业群体专属节日———“连新日”,制定关爱服务“二十条”措施,成立爱“新”基金并首期募捐160余万元,打造市县两级“连新e站”综合体9个,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5万余人次,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


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夯实治理根基赋能社区发展


​      “以前小区停车乱、环境差,现在有了邻里议事厅,大家一起商量解决问题,住得舒心多了!”家住连云区墟沟街道的居民刘阿姨感慨。
  我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治提升”工程,开展“山海铸能·善治强基”系列行动,在各小区建设家门口式“邻里阵地”,完善“邻里共治”自治机制,推动实现组织覆盖到小区、资源汇聚到小区、服务延伸到小区。通过组织党员、居民代表、物业人员定期召开议事会,老旧小区改造、停车管理等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为给基层减负赋能,我市全面推进“智慧印章”“智慧社区”试点工作。在赣榆区青口镇黄海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展示了“智慧印章”系统:“以前盖章要层层审批,现在通过系统提交申请,审批流程缩短了三分之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我市还着力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计划今年底前实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同时积极开展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试点,开发“连新码”共治平台,推进“新就业群体集中报到月”活动,吸引报到2700余名,从中选聘兼职网格员239名。


服务群众精准暖心
       融合专业力量传递志愿温度


“奶奶,您的血压有点高,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按时吃药。”在海州区新东街道,专业社工小王一边为老人测量血压,一边耐心叮嘱。
  我市深入推进“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通过组织专业社工与志愿者结对,开展助老扶幼、心理疏导等多样化服务。擦亮“山海有爱·港好有我”志愿服务品牌,制定志愿服务工作规则,发布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重点任务清单,发布首批志愿服务重点项目100个。
  此外,我市还建立市县联动机制,持续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工作,2024年度、2025年度连续两年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累计报名人数和万人报名人数均创历史新高,通过人数逐年大幅增长。
  从新兴领域党建的蓬勃发展,到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再到群众服务的暖心升级,我市正以“三项重点”工作为强力引擎,全力书写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让港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绘幸福蓝图。(庄婷婷 滕艳萍 王炳翔 刘静)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