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胡笳 通讯员 张勇 徐静 陈苏鸣)昨日,笔者从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获悉,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和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增大,港城金融机构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推动社会融资合理增长,服务全市经济发展。2014年度社会融资规模380亿元,同口径同比多增60亿元,完成市政府年初确定350亿元目标的108.6%,贷款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预计数为1607亿元,比年初增加182亿元,考虑到贷款核销与转让因素,实际新增贷款247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根据信贷投向的行业划分看,基础设施贷款增长尤其明显,截至2014年末,全市基础设施类贷款余额367.59亿元,比年初增加70.55亿元,同比多增32.73亿元。这些信贷资金重点支持了港口、徐圩新区等临港产业区和连云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城区下水道改造、海州区管线改造等城镇化建设项目,助力城市面貌提档升级、产业转型升级。
涉农信贷投放增势显著。截至2014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589.42亿元,比年初增加103.91亿元,同比多增32.74亿元,同比增长21.5%,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8.74个百分点。其中,东海县抢抓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机遇,创新推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成功缓解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押担保难问题;灌南县则针对农村残疾人群创业难题,推出康复扶贫贷款,全年发放该贷款金额302万元,扶持了51名残疾人成功创业。
在传统的贷款渠道之外,我市大力尝试金融创新,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成效明显。去年,港城金融机构帮助企业到银行间市场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直接债务融资发行呈现较快增长势头,到2014年末,全市直接债务工具融资余额211.7亿元,比年初增加117亿元,占新增各类融资的30.8%。其中,全年共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162亿元,完成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发行70亿元目标任务的231.4%,是2013年全年发行量的2.5倍,发行企业达到12家,发行量居苏北首位、全省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