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万物竞秀。在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内,一台台银灰色的智能化设备在宽敞的厂房里有序排列,头顶全智能化管道交错纵横,超60名工人正在车间内调试不同的设备。华兴科技废橡胶循环利用项目即将迎来关键节点———6月初的试生产。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102亩,废旧轮胎将在这里经历一场神奇的“变形记”,蜕变为再生油、炭黑等宝贵资源,为港城循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华兴科技废橡胶项目以打造全链条智能化循环利用标杆为目标,规划建设预处理车间、裂解车间、炭黑车间等核心功能区域,配套建设乙类仓库、罐区等设施,形成年处理6万吨废旧轮胎的生产规模。“我们就像给废旧轮胎建了一个‘绿色工厂’,让这些原本可能污染环境的废弃橡胶,通过科学处理变成‘工业血液’和‘黑色黄金’。”项目负责人市城建集团华兴科技杨光介绍。
走进项目现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预处理车间。在这里,废旧轮胎将经历“初次改造”:巨大的破碎机如同“钢铁牙齿”,将轮胎咬碎分解,去除缠绕其中的钢丝后,将橡胶块研磨成胶粒,接着将胶粒研磨成胶粉,这些胶粉通过管道进入裂解车间。迎接它们的是6台温度控制在420-480摄氏度的高温热裂解炉。“这就像是一场‘魔法烘焙’,在无氧环境下,橡胶里的大分子会分解,变成气体、液体和固体。”杨光说。气态的不凝气被收集作为燃料,液态的再生油存入4个巨型油罐———这些油可是项目的“高价值产品”,既能进入炼油厂深加工成柴油,也能直接作为化工厂的燃料;固态的炭黑则会被送入深加工车间,经过筛选、造粒等工序,变成不同规格的炭黑产品,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等行业。
在智能化生产的加持下,项目现场将会呈现出与传统工厂截然不同的景象,大部分操作都通过中控室的屏幕完成。杨光介绍,正式投产后,所有设备运行数据都会实时传输到控制室,就像给生产线装上了“智慧大脑”。整个流程实现全自动化控制,不仅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还能精准把控环保指标。
该项目预计年产值超2亿元、税收2000万元,在带动300余人就业的同时,每年可消化6万吨废旧轮胎,相当于为城市“消灭”约200万条废旧轮胎,减少填埋带来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杨子 陈祥)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