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十几年传承与保护:让濒危的非遗项目渐渐“活”起来

【连网】“Very good!”在我市非物质文化葫芦画代表性传承人、市工艺美术大师纪光辉的摊位前,一位来自国外的友人,一边仔细端详那精巧的葫芦画作品,一边赞叹道。剪纸、面塑、葫芦压花、老虎鞋……在第十届文博会现场,包括纪光辉在内的我市百余位非遗传承人,展示了制作技艺及代表性作品。

徐洪绕在介绍非遗项目

从搜集到记录,从创新到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被挖掘整理出来———2006年首批非遗项目申报中,我市审批了61个,如今已拥有海州五大宫调、淮盐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花果山传说等省级非遗项目34个,市级非遗项目达到142个。

非遗传承人活跃在舞台上、校园里、街巷边,用掌握的非遗技艺揭示了港城的历史,并随着文化的开放交流走向世界。

(记者 张晨晨 通讯员 高阳)

非遗传承人“乡土人才”的振兴之路

秋高气爽的上午,在海州区陇东社区一座楼上,不时传出阵阵的吟唱声,二胡幽婉的和奏,杯碟清脆的叩响,随风飘向远方。这里是一个小曲堂,80岁高龄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长兰正在教唱海州五大宫调———2005年12月31日,文化部公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海州五大宫调名列其中,苏北仅此一项。2006年1月5日,《连云港日报》头版刊发消息《海州五大宫调上榜亮相》,报道了此事。

从18岁起,刘长兰便开始跟随老艺人钱乐山学唱海州五大宫调,这个有300多年历史的幽幽古调,从古老的北京皇城沿运河南下,在海州板浦民间广为传唱。时过境迁,昔日的运盐船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它在传统民间文化中闪烁着星火光芒。

刘长兰还记得当初申报前的故事。“在申报前,民族民间音乐家张仲樵先生来到连云港,找到了当时在市民保中心工作的朱秋华。”据刘长兰回忆。当时,她在他们俩面前表演了一番。“唱过以后,张老师就提议朱老师,将五大宫调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海州五大宫调顺利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保护起来。”两年后,刘长兰和赵绍康被选为海州五大宫调国家级传承人。

刘长兰在央视节目中表演海州五大宫调

刘长兰在央视节目中表演海州五大宫调

之后,我市在连云港师专、市淮海剧团、市艺校等处建立五大宫调传习所,开设了社区小曲堂,而刘长兰也开始收徒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乡土人才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大智慧’,加强民间传统文化‘智库’建设,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市文广新局非遗处副处长王源远说。自2007年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他就在参与非遗普查、登记、申报等工作,积极承担并组织全市项目、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基地评比、申报工作。

“现在有许多土专家、田秀才,虽然文化水平可能不高,但都身怀绝技,往往是传承技艺的巧匠、带领致富的能人。”王源远介绍。建立常态化的乡土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加强跟踪指导服务,并对有贡献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才能激发乡土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地“香”起来、“火”起来、“壮”起来。去年10月,首届乡土人才传统技艺技能大赛总决赛在南京拉开帷幕。来自全省的艺术大师、能工巧匠汇聚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上演最炫“民族风”。而我市共有28位能工巧匠杀入决赛。

传承人有了,就需要平台建设,为此,我市也在探索和推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社会文化处副处长冯春红坦言:“我们将通过一些非遗场馆、传承基地以及生产性保护基地的建设,打造15分钟非遗生态保护圈。今年我们绘制了手绘地图,非遗中心开办了市非遗资料中心。今后,我们会进一步扩展这些内容,通过提升场馆的功能,加强我们非遗保护基地的建设,为连云港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展示的平台。”

非遗进校园 彰显年轻一辈的传承力量

在此前结束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迎来了一批特殊人士———荷兰卡尔斯中学留学生。在海州高级中学的“非遗展厅”,这群洋学生参观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藏品展”“西游记与连云港”剪纸展,观看了传统武术太极拳、刘氏自然拳的教学传承活动。而剪纸、面塑、葫芦画、糖画、黑陶、风筝制作、传统武术太极拳等15个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让他们有机会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年轻一代是最重要的力量。自2009年起,我们共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500余场次,受众达5万人次,已具备常态化运营的态势。”徐洪绕介绍。我市每年在“文化遗产日”期间均举办一届全市非遗保护成果展,每届均安排学校参展、参演。在连续好几届的文博会上,开展了“非遗课堂”的特色活动。

“我市传统技艺类的非遗比较多,不少学校主动吸纳非遗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参与传承和创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徐洪绕说。比如育才幼儿园的面塑,新海小学的柳编,浦南中学的葫芦画,厉庄小学的民间游艺、打连厢,罗阳小学的刻纸,沙河二小的传统农业生产生活习惯的传承等。

2006年我市非遗普查工作汇报会内容

2006年我市非遗普查工作汇报会内容

除此之外,不少学校还成立多个“非遗社团”,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淮海戏”是用地地道道的“连云港话”演唱的家乡戏,面对“乡音”失传的危机,灌云、灌南、海州等县区,认真开展“淮海戏进校园”活动,通过学生学唱淮海戏,掌握一些淮海戏知识和演唱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许多学校还邀请淮海戏票友进校园,进行实地业务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为传承非遗,刘氏自然拳传承人刘家平专门组建了市龙腾文武运动学校。作为刘氏自然拳第3代传承人,在他的练习和推广下,这项曾经冷门的拳种如今已为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并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刘氏家训,刘氏自然拳只能传艺于儿子。”刘家平说。但毕竟时代不同了,为了将刘氏自然拳“发扬光大”,2001年,刘家平不顾家人的反对,辞去国企待遇丰厚的工作,创办连云港市龙腾武校,面向全国招收爱好武术的学员。刘家平认为,这也是为了保护刘氏自然拳。“一方面我想将这套拳法普及开;另一方面,也想让孩子们通过练习武术,强身健体。”刘家平说道。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是我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培基地,该院今年设置了大师工作室,将国画、泥塑、面塑、形意拳、摄影等大师邀请入驻,立足学院,开放办学,致力于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研习、非遗产品开发等。“传统文化大师的入驻和传统文化课堂的开设,增强了学院的文化灵气,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推进了学校的发展,今后将进一步致力于传统文化‘产学研’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该学院团委书记张颂表示。

生产性保护 非遗产业化发展的引擎动力

古色古香的大门、体系严密的家谱、历朝历代制醋的工具、传统的踩曲工艺展示……在板浦镇汪恕有滴醋厂,有一处占地达1300平方米的“醋文化展馆”,里面陈列了由该厂第十一代嫡系传人汪宗遂搜集和整理来的有关“中华醋文化”的一切物什。这家醋文化展示馆成为开展非遗文化的宣传、培训和传承活动的重要载体。

“我们厂是一家具有三百四十多年传承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可以上溯到清初康熙十四年间。1992年,我担任了刚刚组建的板浦汪恕有滴醋厂厂长。”汪宗遂说。从此,作为第十一代嫡系传人,挑起了振兴百年品牌汪恕有滴醋的历史重任,开始谱写汪恕有滴醋厂新的历史篇章。目前,汪恕有滴醋酿制技艺传承基地年产量为6000吨,拥有3条传统手工酿醋技艺生产线,2015年被省文化厅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生产性保护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步的有效途径,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徐洪绕介绍,“那些传统技艺,之所以成为‘非遗’,就是因为它要失传了;若是没有批量生产,完全靠国家来维持也不好。所以,类似通过商业经营手段去进行传承,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起码能在此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授徒和普及,带动地方文化发展。”

黑陶是我国珍贵的远古工艺,是几千年前龙山文化的标志性遗存。“2013年,我作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正式担负起了赣榆黑陶的传承工艺。”李大专说。而在此前,我市首家黑陶文化研究会在赣榆区成立,他担任会长。“我们研究会会员由全市广大黑陶研究者、爱好者、收藏者组成,主要从事黑陶文化和黑陶制作技艺的研究推广工作,促进黑陶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对非遗项目智力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扶持,一批具有明显非遗标签、环保、高附加值的文创产品应运而生,不仅走出了江苏,更走向了全世界。“自古以来,塔山就有以杞柳编筐谋生的传统;素有‘柳编之乡’‘中国杞柳第一镇’之美誉,草柳编织是塔山人民传统的手工技艺,距今已经传承一千多年,柳编制品更是蜚声中外。”徐洪绕说,“现在我们柳编厂家,就是塔山湖柳编厂,也是我们的传承保护单位,它已经进入了文化部出口500强文化企业的目录,也为我们非遗生产性保护探索了非常好的经验。”

2011年以来,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分别开展了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工作。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评选,旨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和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弘扬全市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