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企业通勤班车社会化值得推广

【连网】 □李耀华

通勤班车自我运作曾经是一些企业不小负担,不少企业后勤服务人员为此操碎了心。近年来,我市有企业果断与海通公交公司合作,对通勤班车实施了必要的社会化,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企业的手脚,也为合作单位合理利用公交峰谷时段提供了良机。既然这种小策划具有双赢的社会效果,通勤班车社会化何不推而广之?

在赣榆区划入市区之前,我市东、西两城区市民就业互相交织,企事业单位此前自我运作班车时,不仅要一次性花费巨资购买大客车,还要专门招聘至少一名驾驶员。其班车除逐一将员工送到企业外,驾驶员和车辆几乎整天都处在休息状态,企业除要为驾驶员提供各种服务以外,还要负责该班车维修、保养并腾出专门的停车空间。一旦驾驶员或车辆出现小问题,不仅其通勤打了折扣,企业日常运营也难免受到影响,这已成为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心中的痛点。

2012年,港城BRT一号线开通后,公交公司运营车辆较此前更多,但其运营过程中也存在明显的峰谷时段。在这种条件下,一些敏感的企业管理者与公交公司达成了协议,其日常通勤遂由公交公司负责。如此以来,不仅企业放开了手脚,无需再为车辆和驾驶员问题额外增加开支,还释放了更多新空间;而公交公司也因此弥补的公交车谷时班车短时过剩的问题,并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收益。同时,从环境压力承载看,此举也减少了更多社会车辆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能。由此看来,通勤班车社会化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截至目前,仅港口集团、供电公司等极少数企业参与通勤社会化,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并不为所动。但公交公司一直是运力满满,尽管其提供的服务更为专业,且其使用的还是节能环保的燃气车辆。

通勤社会化,港城企事业单位需求巨大。企事业单位不愿参与社会化通勤班车服务,其原因或许既有相关单位宣传不到位,又有企事业单位管理者认识上的问题,当然,其中也牵涉不少利益纠葛,抑或还有其他难以说清的情况。但不管怎样,当前的状态是并非最佳配置。企事业单位通勤班车社会化的确值得推广,目前的状态并与预期还有很大距离。既然如此,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其中,也希望公交部门能够与相关单位产生更多互动,以促进这项带有公益性的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