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赣榆一线锻造培育尖兵干部 首批选派155人深入基层

【连网】 (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陶莎 通讯员王维聪 李通)这几天正值夏收夏种大忙季节,在青口镇挂职党委副书记的区纪委干部张来涛每天深入到田间地头,忙得脚不连地,胳膊、脸晒得黝黑……今年以来,赣榆区启动干部挂职锻炼“211计划”,每年选派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20名干部到先进地区跟班学习、100名干部到三重一线“墩苗”锻炼、100名干部到镇村基层挂职历练。目前,首批选派的155名干部已全部深入项目、招商、脱贫一线和镇村基层主战场,在最生动的一线汲取营养、增长才干、积累经验。

“走出去”增长新才干

“来深圳的3个多月,对我来说是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和这里的干部对比,我们的思想解放还不到位,抢抓发展机遇的力度、速度还欠火候。”黑林镇副镇长张玉从3月中旬到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挂职主任助理以来,每天抓住各种机会到园区、企业走访调研,主动了解掌握各种信息。5月初,张玉得知深圳瑞诺电子有限公司有到外地投资意向的信息后,主动找到公司老板进行洽谈。在他的努力下,5月中旬,黑林镇在深圳筹备召开了招商说明会,与瑞诺公司成功签订投资电子加工项目协议。

接受最先进的发展理念、了解最前沿的发展信息、带回最宝贵的投资意向、承接最难得的发展机遇、促成最快捷的招商项目,是赣榆选派干部到外出挂职的主要目的。今年首批选派到区外9名干部,分别在深圳、上海、宁波、杭州、常州等先进发达地区的街道办、镇政府、工业区等岗位挂职。目前,在外挂职9名干部带回招商信息40多条,成功举办青口-上海、黑林-深圳、墩尚-常州、金山-宁波四个招商推介会,签约24个项目。

“沉到底”锤炼硬本领

从家门走进校门,从校门踏入机关门,曾被称作“三门”干部。选拔经历单一的机关干部到一线挂职锤炼,补上基层“必修课”,是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重要环节。从区妇联到宋庄镇挂职镇长助理的陈桂梅深切感觉到,自从每天与群众打交道,自己做事更有底气、更有激情,群众工作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卫生镇创建最难的是解决卫生死角,有些问题向村里下了交办单、督办单,可就是解决不了。” 有一段时间,陈桂梅对怎么解决问题很困惑,但她很快找到了办法。“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深入群众,特别是复杂问题,需要到现场会办。比如汪庄村河岸村民乱倒粪便、垃圾的问题,几次交办村里都没解决。我们到村民家里走访,才发现部分村民家里没有厕所。解决了群众如厕的难题后,其它的问题也迎刃而解。”目前,在16个重点项目指挥部以及项目、招商、拆迁、信访、脱贫一线挂职的干部,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了工作角色的转变,不仅和群众打成一片,还点燃了周围一大批干部的工作激情,掀起了新一轮干事创业的热潮,推进全区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紧约束”强化真担当

“挂职不是镀金,不是享受,而是学习,更是锻炼。”在全区挂职干部动员大会上,赣榆区委书记孙爱华说。“我们要旗帜鲜明地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在一线选拔使用干部的用人导向,今后提拔使用干部,要从一线主战场提拔。”

干部走出去、沉到底了,组织管理考核的措施必须跟得上。为此,赣榆区委组织部采取“五个一”的办法,与挂职单位双向严格加强干部管理,挂职干部每周报告一次动态信息、每月到区委组织部当面汇报一次工作,组织部每季度召开一次交流座谈会、半年一次考评、年终期满一次总。同时加大日常督查力度,干部挂职列入部领导走访必看内容,对区内的干部在岗情况、工作状态不定期进行抽查。

“对一线干部既要严管也要厚爱。年底对挂职干部条件成熟、工作突出的,我们将择优选拔重用一批。今后谁向组织推荐干部,首先要报出他在哪项工程中担任什么角色,在哪个岗位上办成什么实事。经过一线大熔炉锻造的干部,才是我们最需要的干部。”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朱晓云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