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全球知名财经机构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称,恒瑞医药2024至2027年间创新药销售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34%,企业收入及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预期将达到18%及24%。
这是国际金融机构对港城新晋港股企业的最新点评,并给出了“增持”的投资建议,其背后是国际资本对港城企业出海的肯定。
今年以来,世界开放指数下滑,世界经济格局风云变幻。关键时刻,港城企业以新质生产力蓄能加劲,通过新技术抢占竞争新优势,以新产品拓展发展新市场,进一步提升“港城制造”在世界供应链的韧性。
从借智到合作
出海模式新变化
“开放创新被深深地镌刻在连云港企业灵魂。”市科技局副局长郑刚谈起港城企业成长奥秘感叹地说。
连云港科教资源并不富集,靠单打独斗做创新难度不小。为此,连云港企业比任何地方都高度关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世纪90年代,连云港就开始“借智”,可以说连云港企业走向海外第一步就是“借智”全球创新资源。
当连云港将创新思维从一城转向全球,更宏阔视野带给连云港多维度考量,更奇伟的风景在连云港徐徐展开。
医药产业是港城海外步伐迈得最快的产业。2000年,连云港医药企业开启原料药出口。2003年前后,连云港医药企业在美国、欧洲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开启海外“借智”时代。2010年,港城制剂实现海外出口。随着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港城医药企业海外计划从过去单纯的产品转向授权合作时代。数据显示,最近3年,港城龙头企业同国际企业开展的海外授权合作超过20项,今年3月,恒瑞将自主研发的心血管领域新药大中华区以外全球权益授予全球知名药企默沙东,获2亿美元首付款,预计潜在总金额19.7亿美元。
虽然当前地缘政治问题突出,全球医药市场不确定性增强,但是港城新药目前受到的直接冲击仍相对较小,用机构分析师的话来说,港城创新药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
这种跨国商务合作不仅在医药领域。在石化领域,早前,国外企业曾经宣布收购我市石化企业股份,推动双方在新材料领域发展。通过国际资本加入,港城石化企业将加强其在石化领域的地位,实现产业整合,并降低运营成本。
从传统“借智”海外,到如今开放创新链、供应链和产业链同国外企业开展合作,连云港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既守住根基、守牢根本,又推动产业结构向新迈进,新质生产力让港城企业在全球市场“潮涌大江阔”。
玩具到高科技产品
产品正革新
昔日,提及“港城制造”,大多数人脑海中可能浮现的是服装、玩具和家具等传统商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港城海外货柜悄然发生了变化。如今,“港城制造”的新三样———医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正逐渐成为海外市场的抢手货。
2023年,港城企业中复神鹰碳纤维申报出口碳纤维8.6吨,货值157万元人民币,这标志着港城新材料开启了碳纤维出口大门。
长期以来,港城新材料大部分企业都是做国内市场。随着港城新材料企业规模不断扩张,他们将新材料产品带到海外市场。目前,港城碳纤维已经出口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改变了中国碳纤维单向进口的局面。
新医药出口其实并不新鲜,然而,如今港城医药企业推向国际产品更多是创新药。6月4日,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即豪森药业母公司)宣布,创新药甲磺酸阿美替尼片获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监管局(MHRA)批准上市。这意味着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成为翰森制药首个获准进入海外市场的创新药,同时也是首个海外上市的中国原研EGFR-TKI。
同过去港城企业自己到出口国家做研发、做商业开发不同,如今,港城医药企业是通过合作伙伴在当地开展临床试验并由他们进行商业开发。
如今,港城正大天晴、豪森药业均有创新药在国外上市,恒瑞创新药上市计划已经排上日程。可以说,医药出口正在成为我市企业出海新的方向。
此外,市工信局装备工业处处长安向锐介绍,今年以来,港城装备制造企业出口订单从传统的风电、光伏向高端装置制造转型。中国船舶七一六研究所、中远海运、日出东方等企业出口订单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日出东方海外出口的订单抓紧拓展,欧洲、非洲各种展会现场,日出东方旗下品牌陆续亮相。其旗下企业太阳雨国际事业部部长徐继东介绍,太阳雨深耕非洲市场近20年,目前已在15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太阳雨不断提升产品效能与质量,强化售后服务体系,赢得了广大非洲客户的信任与喜爱,产品已成为当地消费者在清洁能源领域的首选之一。
从传统的玩具、服装和家具到如今的高科技产品,港城企业出海产品之变不仅彰显了港城外贸结构调整的决心,更反映了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这一变化标志着连云港企业出海正逐步摆脱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定位,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迈进,预示着港城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正在徐徐到来。
从传统市场走向新兴市场
海外空间更宽广
根据2024年港城统计年报显示,目前,我市主要贸易伙伴是伊拉克、美国、东盟、沙特、阿联酋。其中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首次超过1千亿元,连续4年保持20%以上高增速。其中有机化学品增长最快。机电产品出口量规模比较大。
在港城企业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就是不断开拓新市场。以盛虹为例,早前,该企业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近年来,该企业加大了国际市场的出口,如丙烯腈、PTA、涤纶长丝等。
卫星化学也是港城有机化学品企业之一。在卫星化学品出口清单中,连云港主要帮助企业生产出口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的产品,主要满足当地基础建设、工业发展等方面对化工产品的需求。
当以国内市场为主的港城企业积极开拓海外新市场的同时,港城一些在海外市场发展比较好的企业也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鹰游集团旗下的金典等主打出海的企业,在坐稳国际市场的同时,通过阿里巴巴、网易等平台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通过内外双修,不断拓展企业发展新市场。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市场,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乘风破浪的港城企业出海步履不停,成为促进外贸增长的主力军。扬帆出海、合作共赢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周莹 连发 连工信 连科)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