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俄语研究专家、港城人王正良 开启中俄文化“丝路”

【连网】  □ 金同启  胡笳  徐桢 袁春梅

灰布大衫罩在消瘦的身板外直晃荡,眼角层层皱褶透露岁月的风霜。初见王正良教授时,他就如同憨厚的庄稼汉规矩端坐着,带着几分羞涩和忐忑。

不提谁也想不到,这竟是俄语翻译界的“大拿”。他身兼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语系主任兼语言教学中心主任、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等多重身份。

一说起俄语,憨厚的“庄稼汉”双眼迸发出自信火花,后背挺直,谈吐铿锵有力,学者风采展露无遗。“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一带一路’是连接世界的纽带,俄罗斯更是战略中最关键的六分之一。作为俄语翻译人,我深刻感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深刻变革和美好前景。”

家贫志坚  “苦”出壮志求学路

“我最感谢的就是父母,虽然他们都不识字,却供出了4个大学生,培养出两位大学教授。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故土虽离,乡音难改,面对我们,他首先说起的就是自己困苦的少年时光。

1968年,王正良出生在东海县石梁河镇南辰村的农民家庭。家里子女6人,王正良排行老三。家中的经济收入靠父母地里“扒食”为生,但即使如此贫困,王正良的父亲依旧坚持供孩子读书,一个都不落下。

王正良说,喝的稀饭如同水,馒头只能在逢年过节的餐桌上看到。为了交齐所有孩子的学费,父亲除种地外,还要起早贪黑为粮管所驮粮食,一驮就是十多年。“暑假他就把我带到粮管所看他驮,200多斤的整麻袋粮食,我用肩一扛纹丝不动,就是不到100斤也吃不住。他说,如果我不好好学习,就要吃这样的苦。”

想改变命运,只有好好读书。深夜窗外寒风呼啸,兄弟姐妹6个围坐在桌边就着煤油灯的微弱灯光看书,成为了王正良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1983年,王正良考上了东海高级中学。高中求学的日子更苦了。离家三十里远,农村转粮食额度少得可怜,王正良每天想尽办法和饥饿作战。食堂一个馒头切成4份卖,他中午就靠“四分之一”果腹;肚子饿得难受,就翻出自带煎饼,时间一长煎饼发霉长毛,他就着怪味也硬吞……

长期营养不良和贫血,导致王正良肝脾代偿性肿大,他的体育课因“饿”也被叫停了……

不被艰难困苦绊倒,困苦就会成为最好的磨刀石。从高一入学起,他就与同寝室友立下“四个一”规矩,不到晚上11点11分绝不睡觉。苦读带来可喜回报。1986年,王正良考入了南京师范大学。

“之后读书无论多累,我都不觉得苦,想想高中那段饥饿苦读岁月,就觉得什么都不是了。”王正良说。

学海修远 “修”出俄语“回译”研究第一人

能去大学学习自己热爱的语言,王正良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他为自己定下了朝五晚九的日程表,每天5点起床背单词,晚9点准时上床睡觉。颤音是俄语学习的一大难关,绊倒了无数专业人士,也让王正良难得直发愁。

反复琢磨让他找到了练习捷径。“刷牙漱口时发出‘呃呃’的震颤音,与俄语中的颤音极为类似。”他说。就这样,王正良有事没事就拿着水杯漱口练习发音,坚持半年后顺利攻克了发音难关。日耕不辍,他凭借综合测评分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被大连海事大学聘为助教。

大学讲师的生活极为忙碌,西语系只有3名俄语老师,王正良一周要上30节课,从早8点到晚7点,俄语课堂处处可见到他的身影。即使忙碌,他依旧苦学不辍,先后在辽宁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翻译学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翻译大师吴克礼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学业深造,王正良一点点摸索走进了俄语翻译殿堂。2003年,他接受邀请,参与被誉为全球文学史研究领域的“航母”———《世界文学史》翻译中来,负责高尔基文学研究所著述的《中国文学史》中唐宋卷的回译工作。

“所谓回译就是将A语言的译文B重新翻译成A语言,是翻译中难度最大的一部分。不仅考验俄文水平,更考验译者的中文功底。朋友开玩笑说我被‘坑’了最难的差事,但是我却觉得天下事都有难易,只做易事难成大事,反而做成难事才能带来难得的机遇。”王正良说。

为了不让诗词被“张冠李戴”,王正良将时间扑在了图书馆。“就像猜谜游戏,每天都在将古诗词、俄语译文进行‘连连看’,从千万首唐宋诗词中搜选俄文所提的某家诗词。”王正良说。

他给自己定了规定,上班之外每天要译5000~6000多字章节。长时间瞪着眼睛对电脑,他的双眼干涩肿胀,疼得睁不开。就这样历时2年时间,王正良完成了唐宋部分总计16万字的翻译工作。

王正良将自己的回译经验付诸笔端写成《回译研究》这一著作,不但顺利通过博士论文评审更付梓印刷,开创了俄语回译研究的先河,成为最早研究俄语回译的学者之一。

用“心”架起中俄文化“丝路”桥梁

语言是交流的纽带,翻译充当的职责不仅仅是本职工作,更要为维护大局作贡献。王正良如此说,也如此做,教学之余,他积极参加各项外事活动,用语言构架起了中俄两国学术的交流之桥。

2007年,“俄罗斯中国年国际航海节”在大连开幕,王正良担当首席翻译。俄罗斯代表团队长与中国队长因举旗高低发生了冲突。眼看冲突一触即发恐带来不利影响,王正良看在眼中,急在心上。

他灵机一动,并未将中国队长的怒话直译给对方,而是婉转地向俄罗斯代表队解释,旗帜高低并不代表轻视或抬高哪一国家。听到这一回答,俄罗斯代表队表示理解,一场危机迎刃而解。更令人惊喜的是,矛盾化解后,中俄两方代表因为脾气相投,竟然成了莫逆之交,一起去酒吧开怀畅饮。

神奇的语言化干戈为玉帛,王正良在活动中的专业表现更受到了中俄双方的普遍好评,为参加活动的俄罗斯代表们戏称为中国的“俄罗斯人民广播电台”,被俄罗斯方面授予了“希望”勋章。

伴随中俄高层友好加深,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王正良的俄文翻译作用愈加凸显。海洋声呐探测方面的俄罗斯专家来校交流访问,作为同声传译的王正良将老教授的重要著作全部翻阅了个遍,掌握了一系列海底偏僻地形名词。当王正良准确地翻译出“罗蒙诺索夫海岭”时,台上的老教授都为翻译的专业而大感惊奇。

2005年,王正良作为俄罗斯访问学者,前往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留学,并兼任中国文学客座教授。在俄罗斯,他感受到了异国语言学习的风情和魅力,在他的“熏陶”下,一批老师和同学在与他的交往中成了“中文迷”,选择了前往中国旅游和深造。

2016年,伴随“一带一路”战略逐步深入推进。王正良的学术研究也开始深入到了北极航线开发利用的研究中来,并先后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大学学报》《现代语言学》等多个国际学术期刊中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多角度阐述了“一带一路”与北极路线共同开拓的重要性,在此启发下,校方成立了“极地海事研究中心”。“北极航线是连通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最短海上路径,充分利用北极航线带来的重要价值,尤其是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有机结合,将会在‘一带一路’建设所涉及的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他说。

科研工作领域拓展,教书育人桃李满园。王正良培养的学生们正运用俄语参与到国际航线的运行中去。2012年,他乘坐“育鲲轮”出访俄罗斯海事国立大学,在这艘我国首次自行开发设计、引进关键设备的专用航海教学实习船上,发现承载着的200多名船员中很多都是“熟面孔”。“或者是二外或者是公共选修课选修过俄语。”王正良说。不仅如此,就我国首次破冰尝试北极航线的中远“永盛”轮上也有他的学生身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俄语研究因为前苏联解体,一度处境尴尬。如今,俄罗斯和中国往来不断增加,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更多人看到了俄语的光明前景和未来。”他说,国之亲在于民相交,民相交必须通言语,高水平的翻译让国与国更近,民与民更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