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云港新闻

税收“土政策”被清理 连云港如何破解招商难

【连网】(记者  周莹 )在刚闭幕的全市两会上,几乎所有的县区委书记都谈到一个问题:按照国家规定,地方政府不再具有制定税收“土政策”的权限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处苏北欠发达地区的港城如何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的“土政策”将被清理

各个县区委书记的担忧源自2014年12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该项规定: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常用的税收等优惠法宝将受到约束,而企业当前享受的各种优惠政策也将被规范或清理。

江苏省社科院连云港分院研究员古龙高表示,该项政策将有利于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清理税收等优惠政策后,一些套政策的项目将越来越少,有利于地方政府的科学招商。与此同时,该项政策会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交通设施等基础建设,有利于长远发展。

2014年,港城某区招商局招商人员就曾经因为其他城市的土政策吃过亏。2014年初,该招商人员获悉一家苏南的装备制造企业准备向苏北产业转移的信息后,迅速同企业取得联系,并口头达成了共识。然而在签协议的前一天,这个装备制造企业负责人突然告知招商局工作人员,项目落户到苏北另一个城市的县级工业园,原因是当地给予了更优惠的税收减免。

“我们也遇到过这样被中途‘打劫’的情况。”赣榆区招商人员感叹,现在国家清理规范了招商引资的土政策,所有城市招商引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就倒逼招商人员努力提高服务项目能力,形成良性互动。

然而有人担心,这样的土政策会影响连云港的招商引资。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卢山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连云港竞争的优势并不强。目前,我市大多数园区基础设施还存在缺位情况,部分园区基础设施只达到“三通一平”。产业集聚度不高,缺乏链式化产业,让我市在吸引重大项目上缺乏竞争力。此外,我市城市配套设施同其他城市也存在一定差距,缺乏高铁的连云港必须重新找到自己的新定位。

“补课”从园区基础设施开始

“没有土政策,我看也不错。”古龙高说,过去很多企业掐准政府招商引资的脉搏,常常以优惠政策“挟持”政府。有的大型企业甚至采取“比武招亲”的方式选择投资地点,而地方政府不停提高招商引资的“彩礼”增加谈判的筹码。这种模式的招商引资不仅不能给地方政府带来税赋增加,反而会影响当地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现在没有土政策了,企业招商引资看的是当地的产业承载能力和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连云港需要加快产业链条构建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

据了解,目前我市正在通过产业规划对全市各个工业园区进行产业重新梳理。根据规划,我市所有的园区都会集中选择2至3个重点产业进行发展。所有园区的产业选择必须不同,避免同质化竞争。与此同时,各县区的两会报告明确提出,各个工业园区将加速产业功能的完善,建立科技创新、企业服务、生产服务等一系列产业平台。

“市开发区‘补课’工作开始比较早。”市开发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说,从过去的“五园五中心”开始,市开发区就着力打造以平台为中心的产业链条。目前,新医药产业平台已经初步建成,未来这里将形成以医药产业孵化、研发、生产、经营、应用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发展平台。同时,市开发区还打造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借助金融大厦平台,集聚全市的知识产权、法律、金融、财务等一系列生产性服务企业,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市开发区还从产业链条出发,为园区经济发展提供一系列的发展空间。

当然园区的“补课”并不只有这些。海州经济开发区从体制上“补课”,实现镇区工业园区整合;柘汪临港产业区从环保“补课”,完善区域产业发展设施;徐圩新区从重大项目布点“补课”,加快现有土地招商引资的步伐……通过这些“补课”,我市园区实现自我修正。

虽然这些努力都在推进中,但是更多的专家认为港城园区“补课”关键是发挥产业优势,按照区域产业个性,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全部都“赶着做”。

加快产业招商格局构筑

目前,我市招商引资主要工作是找项目。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分工的加剧,产业招商应该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重点。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找项目”式招商虽然能快速地集聚项目,但是每个项目都像孤零零的小树,只能靠自己发展壮大。而围绕产业链招商,招来的项目可以迅速和链条上的其他企业形成互动,实现整个产业集群的壮大。

然而受制于我市招商考核办法,这样的产业招商难度比较大。海州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受制于宏观环境的影响,大部分企业投资的欲望并不强烈。园区招商精挑细选的空间非常小,实施产业招商难度比较大。虽然如此,但是这位负责人也承认,过去招商引资靠土地、税收、水电优惠政策,现在国家清理了地方土政策,园区必须实施产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因为没有优惠土政策,港城招商引资必须依靠以商引商、以产业迎接产业的模式。

而古龙高则认为,没有税收土政策,地方政府可以用高效服务打动客商“芳心”。因为具有长远眼光的投资客商,最关注的并不是短期内能省多少税,少交多少费,而是在这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当前,我市要加速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快速便捷的政务环境打造,营造灵活的金融融资环境,提供质高量多的劳动资源环境,为港城招商引资储备更多的“连云港砝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