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网锐评

【原创网评】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厕所革命”

【连网】“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十九大报告里,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承诺的;现实工作中,他也是这样践行的。单就小小的厕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2015年4月和近日两次作出重要的指示。总书记不忘初心、爱民为民的公仆情怀,由此可见一斑。

民生无小事,事无巨细。厕所的事,朝小了说,那是生活中小的不能再小的事,寻一隅能行方便之事即可;朝大了说,厕所问题既是对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和环境保护的深刻变革,也关系到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可谓“小厕所,大民生。”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曾几何时,我们怕进城的主要原因就是“如厕难”。总书记提出以“革命”状态和魄力来抓厕所改革,抓各类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一点都不过分。推进“厕所改革”,就要发扬干一件成一件的钉“钉子”精神,这种改革,抓的是十三亿中国人民人人看得见、个个用得着的实事,还惠及来中国旅游的国际友人。

推进“厕所革命”,要有全局意识。城市和农村,是人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景区则是人民休闲度假的场所,因此,“厕所革命”不但景区要抓,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确保全覆盖、无死角。随着景区升级和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创建活动,景区和城市公共厕所基本得到合理布局和治理,总体状况优于农村。现在,农村新建房内都留有水冲式卫生间,可考虑取消一家一户的室外旱厕,根据实际情况像景区和城市一样合理布局公共厕所。

推进“厕所革命”,要有明确指标。旅游景区,各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文明村镇,卫生示范区等,考核指标中对厕所的规划和建设要有明确标准,确保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同步进行,设施不合格的验收时一票否决。

推进“厕所革命”,要有长效机制。重建轻管历来是建设大忌,只有建管并重,才能最大限度让人民享受到发展成果。每个公共厕所要有专人负责,管理部门做好日常监督,职能部门建立不定期抽查和定期复查相结合的手段,检查不合格的,摘牌整改,确保建一座厕所,办一件实事,惠一片群众。

令人欣喜的是,“厕所革命”自开展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显著成效。旅游系统“厕所革命”两年时间新改建旅游厕所6.8万座,并提出未来三年再建旅游厕所6.4万座,实现厕所革命“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环保卫生、如厕文明”的新目标。山东省“厕所革命”惠及841万农户,因厕所改造改善了卫生状况进而实现发病率下降,据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的数据统计,细菌性痢疾发生率下降3.3%,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下降4.6%,寄生虫病发生率下降3.7%,发生率下降2.8%。另外,年老体弱群体使用坐便器,痔疮得病率下降5.2%。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厕所革命”受惠范围越来越广,受惠人数越来越多。

行百里者半九十。“厕所革命”还在进行时,“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正在步步靠近,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这块短板一点一点被补齐。显著的标识,美观的造型,洁净的环境,置身厕中,可刷wifi、听音乐、看电影,无蚊虫之骚扰,无异味之刺鼻,无冲刷之劳烦,无黑暗之恐惧……“厕所革命”,带来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体验。(相庆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