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连网锐评

西游文创开发需要秉持“三大思维”

【连网】  (□ 张晨晨 韩猛)“对于连云港来说,发展西游文创,要紧的是如何第一时间做好品牌顶层设计、项目底层运营。在当下的西游超级IP的核心机遇面前,我认为,连云港必须要做好几个方面:做好城市定位、做大花果山西游产业、做强花果山西游超级IP、做成国家级西游文化产业区、做亮花果山西游营销。”不久前,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日前,第九届南京文交会开幕。在这场文创盛会上,展示了我市出品的8个系列近300款西游文创产品,同时还召开了企业洽谈会和座谈会。来自全国省市不同领域的专家、企业家、策划人、艺术家等,坐而论道,激发了更大的头脑“风暴”,带来了诸多启发性的思考,为我市的西游文创开发路径的探索,指明了更为清晰的前进方向。

■ 从历史思维看

“文化不该是经济发展的附属品”

谈及主题文化或地方文化定名,全省各市大多都有自己的地方文化定名,如徐州有汉文化,淮安有漕运文化,苏州有吴文化,南京有金陵文化。而连云港为外人所熟知的,就是西游文化。南京文交会当天,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就表达了他的观点:2007年,他们组织举办了一个叫作“三江四地艺术联展”的年展,“三江”即江苏、浙江、江西;“三地”即杭州、南京、连云港。之所以选择连云港,是大家都知道连云港有它的西游底色,这也是这座城市的独特文化资本所在,是其他很多城市不具备的。

一如该负责人所讲,连云港作为一座海滨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有了《西游记》这部古典名著的加持,更显出独特的仙气。可是如此丰厚的资源,在外界看来,却在开发上亮点不多,乃至沦为经济发展的附庸。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了这个问题,譬如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何晓佑表示:“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我国各地举办的文化节、经济论坛、祭拜大典及各种特色活动中,喊得最多的口号便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此理念的作用下,很多独特的优秀历史文化成为商品经济的附属品。”

他分析道,这是非常“模式化”的发展路径,有其现实效用,但在经济高度繁荣的当下,这也成为一个地方发展文化的掣肘。他强调,难道我们不能“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吗?不能让经济发展为文化繁荣铺路吗?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文化是什么?是城市的灵魂和精神。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捉摸不透却又无处不在。它体现在行人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上,体现在城市的品位和风格上。他说:“我去过很多城市,但基本可以用‘千城一面’来概括,同样的楼群、相似的布局、雷同的城市口号,俨然置身于一座复制粘贴的水泥森林。究其原因,这就是漠视文化造成的。”

所以,对于连云港———这座有着非常独特的文化历史资源的城市,理应集中力量,花费力气,持之以恒地抓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当然,全国这么多花果山,都是看中了其文化变现能力,可是都不如连云港的花果山那么有说服力。所以,如何打造成独特优势?还是在于认真打造“花果山”概念,提炼“大圣精神”,明确城市定位,从而将港城“海古神幽”的独特自然人文优势,发散到全国。

■ 从系统思维看

“文创是个系统集成,不是单个产品开发”

我市江苏广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报业传媒集团下属的文创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西游印象”有限公司,联合成为振兴港城西游文创的三个先头部队。根据1年来的努力,他们已孵化了8个系列300多款文创产品。成果喜人的同时,但也意识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文创开发不是开发单一的产品,这样的市场开拓力就等于抓沙洒水,起不了多少涟漪。文创产业其实是一个系统集成,一方面需要做“拳头产品”,另一方面更需要各方协力,开发产业链。就像把沙子凝成一块沙石,投出去才会击起水浪。

“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在南京文交会上成立了西游文化产业联盟,这标志着我市西游文创产业的合体开发已经迈入快车道。”市文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此次洽谈会上,连云港市确定了IP创意设计开发、影视文娱、文化金融、产业园区项目等几个重点合作方向,在全国格局下,合作绘制的“西游版图”呼之欲出。

江苏影视频道的负责人李曦有不少深刻感受,他觉得在对“西游IP”的开发上,要打造拳头产品,可以先从影视入手。他说:“目前,全国对西游文化IP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影视上,其影响力更广泛,往往能够一鸣惊人,以西游为主题的影视更能得到社会的关注,配上知名的导演和演员引起的关注度更加广泛。而以花果山为故事背景的影视剧让花果山再次火热,自然而然会引发社会关注花果山,从而关注到连云港。其他各项工作也会很快打开局面。”而文创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目前也正在加紧文创金融领域的探索工作。

猪八戒网副总裁吕铭传虽然是台湾人,却也有不少西游情结。他更看中“人才整合”:猪八戒网是全国最大文化创意和在线服务交易平台。通过汇聚海量的创意人才、完善的创业孵化机制、公开透明的交易环境,帮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就创业梦想。他说:“连云港未来的文创产业发展不是靠一本小说、一部电影就能完成的,而是靠人才,靠青年人才,这也是个事关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大动作,不是与单一的创业割裂与疏离的。我们愿意贡献平台和力量。因为我们是二师兄,就要给大师兄助阵!”

■ 从创意思维看

“连云港应该做成一座‘色彩’城市”

“我个人感觉连云港应该做‘色彩’,尝试做西游主题的小城民居文化。”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何晓佑谈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不同于省内其他城市,连云港的“色彩元素”很丰富,给人的视觉记忆特别强。譬如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浮云、绿色的山脉,还有山上花果那更缤纷的色彩。所以,为何不把这等优势资源好好利用起来呢?他说,连云港完全有资源、有潜力去做江苏省最有“色彩”的城市。

而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本土现有文化资源如何与西游文创无缝衔接”的话题很有兴趣。“作为一个主营艺术品、工艺品的企业,我们更喜欢连云港的水晶,这就是一种标签效应。水晶和《西游记》其实有着莫大关联。”他说:“东海龙宫就是水晶宫,孙悟空也是从灵石里蹦出来的,也可能就是水晶石。为什么两者就不能联系起来呢?”况且,连云港不止水晶文化,灌南汤沟酒与西游文化结合,可以开发玉露琼浆的仙酒品牌;东海老淮猪可以跟西游结合,开发“猪八戒系列品牌”;灌南二郎神庙可以跟西游结合,开发“孙悟空斗法二郎神”的创意想法,甚至还可以找一块地建一座原著中提及的孙悟空为躲避二郎神,而化成的一座滑稽的寺庙,多么诙谐有趣,定然会成为一座标志性文化建筑;此外还有西游的玩具、文具、工艺品,也可以进行开发出口……

市文改办相关负责人称:“其实,我们目前才走出了第一步,产业内部联动,实际上,要想进一步壮大,还要全城联动,区域共舞,这就要看具体的创意联动如何。”他举了个例子:“孔子”是山东曲阜的标志性文化人物,外人看来,这样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思想家,在文创产业开发上能获取的价值有限,可是,人家偏偏做出了门道———将“孔子”有机融入经济文化、旅游观光农业开发、生活的各个层面,譬如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态观光、农产品物流、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都是围绕“孔子”进行,形成了一个特色的“文化创意圈”,成功打造成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牌。

“我们理应如此!”市文改办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我们还将在旅游上发力,积极打造‘大花果山’概念,将渔湾游览区、东磊游览区、孔雀沟游览区的资源有机整合,实现互补,着力打造覆盖全市的‘西游连锁品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