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灌南县县委宣传部 王璐)元宵佳节如约而至,说起元宵节,莫过于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写道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写的正是南宋时期元宵节彩灯绽放,大家一起赏月、赏花灯、猜灯谜,临安城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庆祝元宵等传统节日的形式有了新了变化。在网上猜灯谜、挂灯笼、对对联,其乐融融,并且传播形式除了网页,还有微信、微博、QQ等,传播途径途径更加丰富,线上线下一样热闹。
万人空巷闹元宵,元宵节更突出普天同庆的主题。作为春节的最后高潮,元宵节强调全民参与,大家一起赏月、赏花灯、猜灯谜、看舞龙舞狮、放烟花爆竹,展现的是一幅“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热闹景象。
现在每逢元宵,上至北上广深各大城市,下至偏远山村,小街陋巷,都要张灯结彩,以庆祝节日。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庆祝元宵等传统节日的形式有了新了变化。前不久的 “网络中国节”就创造性地将春节、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搬上了网络,实现了“互联网+传统节日”的完美结合。
“灯如昼,人如蚁,总为赏元宵”时,我们的网络力量也带来了一场互联网的“狂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日渐深入人心,在网上猜灯谜、挂灯笼、对对联,其乐融融,当然“网络元宵节”除了猜灯谜等传统内容外,又增加了元宵读书、元宵节日传递等内容。并且传播形式除了网页,还有微信、微博、QQ等,传播途径途径更加丰富,线上线下一样热闹。
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承续温情漾漾的网络新民俗。“网聚正能量,共绘同心圆”。如今元宵节有了互联网的助阵,可谓增彩不少。为何说传统节日与互联网结合意义深远呢?原因有二,一方面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体会节日的快乐,享受全国各地不同的风俗形式。另一方面,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元宵节始于西汉,流传至今,已有二千多年了,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但是近年来,随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庆祝节日氛围越来越淡薄,中国传统节日面临边缘化的尴尬。而网络却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优秀的文化中,从而实现传统节日的延续和焕发生机。传统文化与普通商品不同,我们在推进 “互联网+”的时候也要区别对待,要将网络和文化有机结合,做到既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实现传统文化延续和生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的热闹如约而至。今年,有了网络的助阵,元宵佳节会更热闹,更新颖,真可谓是“万人空巷闹元宵,网络文化来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