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新闻 新闻> 观点评论

补齐短板,解铃还须系铃人

【连网】(王文)农村垃圾治理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纷繁巨大的系统工程。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破解“垃圾围村”顽疾,更深层的是要触及农民的陈规陋习,从农民自身入手,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才能使天蓝、水清、地绿、屋净的美丽乡村新气象成为新常态。

为了改善农村面貌,这几年各县区在乡村环境整治方面均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在垃圾处理方面,如今基本上各村都购置了相应数量的垃圾桶、修建了垃圾池、配备了垃圾车,同时聘用了相应数量的保洁员,形成了“村收集、乡镇运输、市处理”的垃圾处理工作流程。对于农村垃圾治理问题,政府不可谓不重视,然而最关键的农民主体责任往往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强化落实。

作为美丽乡村的受益者,农民同时也是诸多环境问题的制造者。治理农村环境应该从机制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成为农村环境整治的主体。首先,应该大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逐步改变他们祖辈留传下来的生活方式。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因村制宜,利用广播、公示栏、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应当探索和建立长效的、动态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积极治理农村环境。要让农民充分感受到自己与农村环境问题休戚相关,通过典型示范,提高干部群众的垃圾分类处理意识,建立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工作体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此外,针对破坏农村环境者,应当给予一定的监督处罚措施。各村应成立环境监督小组,制定符合村情的环境监督处罚制度,对随意倾倒垃圾等污染环境行为进行监督并作出相应的处罚,使农民真正树立起人人爱护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