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陈健华)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把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作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有效实践,成功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2024年,全市累计盘活农村集体资产130.27亿元,为村集体增收注入强劲动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绘就一幅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创新思路,激活“沉睡”资产。在农村集体资产盘活过程中,市农业农村部门充分挖掘各类闲置资源的潜力,按照“能用尽用、可租可售、应进必进、能融则融”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村集体资产增值增收。
在东海县安峰镇安北村,村企共建正“结”出共赢果。由村集体出资建设的2540平方米标准厂房,出租给东海县拓能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收入15万元。村集体还与连云港锐普汽车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在汽车车间,村民王瑞雪从传统农民转型为直播销售员,月收入超5000元。“在这儿上班离家近,工资也不少拿,还能照顾到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村党总支书记李从江说,“我们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让村民在合适岗位发挥专长,真正把‘活资源’变成‘活经济’。”
为确保农村集体资产盘活工作顺利推进,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立足平台监控数据,以状态为“闲置”“被侵占”“自营”的资源为重点盘活内容,推进“闲置”“被侵占”变“发包”,推动“自营”实现高效利用、提升价值。在各县区,诸多村庄利用闲置校舍、厂房等,通过改造升级,引入服装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企业,不仅解决了闲置资产的问题,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实现了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双赢。
赣榆区宋庄镇创新实施集体资产金融赋能“五步工作法”,通过“兴村强体贷”产品,面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及项目贷款,推动农村集体资产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的价值转化,放大了资产盘活综合效益,推动农村集体资产价值转化。借鉴“宋庄模式”,全市村集体资产通过金融赋能取得银行预授信40.68亿元、实现融资1.13亿元,保障165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顺利落地,为推进网箱、稻虾养殖及作物种植等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注入源头活水。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