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财经 财经> 财经要闻

连云港突出产业强市战略导向 加快结构优化调整

【连网】(记者 周莹 通讯员 李其明 )【报告内容】实施工业突破行动,大力发展基础性、基地型临港产业,推动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日出东方太阳能等100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规模以上技改投资750亿元。

【权威解读】左军(市经信委主任): 2015年,我市将加快构筑“两轴五片多园区”产业空间格局:“两轴”,即一横一纵T型产业布局;“五片”,即市开发区、徐圩板桥、南翼灌云灌南、北翼赣榆、沿东陇海线五大产业片区;“多园区”,即依托五大产业片区,重点建设25个特色产业园区,每个园区明确发展1个特色产业。构建“333”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优先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医药三大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冶金、食品、精细化工三大传统产业,形成优势产业主导、新兴产业支撑、传统产业补充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与此同时,我市将加大技改项目实施力度。继续开展“千企技改、百企翻番”活动,力争全年实施100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规模以上技改投资750亿元。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县区属地协调、市级集中会办、市领导挂钩督办制度,形成联动推进机制,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有效保障。力争全年新开工天元新材料、正大天晴润众生物制药、恒瑞医药生物胰岛素等亿元以上项目130个,新竣工斯尔邦石化高吸水性树脂、金红矿业、镔鑫特钢“双高线”等亿元以上项目120个,盛虹石化等100个新增长点项目全部投产达效。

大力发展服务业

(记者 周莹)【报告内容】着力抓好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优化物流园区规划,完善城市配送体系。不断壮大金融产业,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模式,重视会展经济发展,推进白虎山批发市场改造,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整合核心旅游资源,加大保护与开发力度。

【权威解读】陈佑龙(市发改委主任):2015年,我市继续将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抓手,加快产业体系构建,形成集聚规模。今年,将制定出台《连云港市服务业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依托港口、旅游资源等核心要素,将物流业、旅游业、商贸流通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通过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迅速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同时我市将积极抢抓新兴业态发展机遇,加快培育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围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的目标,着力提高服务业集聚区承载能力、港口物流配送能力,大力提升城市商业服务水平、旅游接待水平,发挥好商务会展、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加速生产性服务业向现代制造业生产全过程渗透,促进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今年的服务业发展将围绕“重点项目、服务业集聚区”两大板块,积极打造平台、搭建载体。重点推进市区科技创业城、海州电商快递物流园、东海水晶市场等67个重点服务业项目,连云港大陆桥国际商务中心、金港湾国际物流园等16个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147.5亿元。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通讯员  刘安琪 夏正周)【报告内容】加快海洋强市建设,壮大蓝色经济,着力突破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海水淡化、海洋生物、船舶与海工装备等产业,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突破500亿元。

【权威解读】朱向阳(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市腾飞崛起的强大经济引擎和经济发展新增长点。2015年,我们将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编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认真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调研,因地制宜地开展“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海洋经济布局、项目布局以及保障措施等专题研究;强化陆海统筹,编制完成海洋经济强市战略研究报告和“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二是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积极响应江苏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积极争取海洋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快完善我市海洋经济统计、监测工作,加强海洋产业的调查、分析和动态评估,推动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科学的海洋经济统计模式。

三是深化科技兴海。加强和国家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合作共建,努力争创省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海洋与渔业科研基地建设,科研大棚和科研办公楼争取2015年投入使用。

四是全力助推沿海开发重点工程。跟踪服务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建设,做好徐圩港区、旗台作业区、赣榆港区内项目用海手续的报批;力争徐圩港区一期南区、徐圩港区四区、赣榆港区一期等三个区域建设用海规划获批。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记者 周莹 通讯员 赵永强)【报告内容】加快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完成国家级高新区创建。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孵化器、加速器和中试基地建设,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共用。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进质量强市,加强人才培育和招引,创造条件吸引行业领军人物、拔尖人才落户港城。

【权威解读】李莉(市科技局局长):2015年,我市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十百千”工程,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加快形成10家以上创新型领军企业、2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1000家以上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梯队。加快创新源头对接。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开展科技招商,重点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完善科技创新券等后补助方式,引导中小企业主动购买科技成果和服务,引进“科技副总”到企业工作,帮助企业构建自身创新体系。加快孵化链条打造。推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和中试基地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在科技项目支持、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努力使我市企业享受到专业化一站式的创新创业服务。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推进技术市场建设,积极引进重大科技成果,推进科技成果和技术产品化、商业化和资本化。搭建科技金融平台,推广“苏科贷”等科技金融服务产品,组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尝试股权投资等,努力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推进国家示范企业康缘药业、重点创新企业恒瑞医药和豪森药业等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