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小记者走进江苏农垦云台兴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记者 田震 通讯员 曹菁  10月18日下午,连云港市实验学校的100名小记者,走进江苏农垦云台兴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该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沉浸式农业研学之旅,从育苗、养护到收获、储存,近距离感受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高效与便捷。

刚踏入蝴蝶兰育苗温室,温润的空气与成片的嫩绿便吸引了小记者们的目光。江苏农垦云台兴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刘超凡带着小记者们参观,从如何育苗讲起,讲了许多和蝴蝶兰养护相关的知识。小记者们纷纷凑上前,仔细观察幼苗的形态,不时在采访本上记录要点。

在另一个温室内,该公司生产部农技人员刘东云将两盆开满花朵的蝴蝶兰成苗放在托盘上,告诉小记者们:“从育种、养护,到开出美丽的花朵,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这其中的每一天,通风、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养分等,一样都不能少,而这些都需要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小记者们听了讲解后,明白了劳动的辛苦,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在甘薯种植试验田,小记者们围着田埂上的紫薯、蜜薯样本犯了难——该怎么区分?刘超凡笑着拿起几片叶子对比:“大家看叶片,尖尖的是紫薯,圆一些的是蜜薯。成熟后,紫薯的块根表皮是深紫色,蜜薯则是浅黄色,记住这两点,就不会认错啦。”说完,他还邀请小记者们亲手触摸叶片,感受两者的差异。

最让小记者们兴奋的是云台农场的特色作物啤酒花和赤灵芝。在啤酒花种植棚,藤蔓上挂满了绿色的“小圆锥”,小记者们兴奋地踮着脚问道:“叔叔,这个就是啤酒花吗?它真的能做啤酒吗?”刘东云点点头,摘下一个啤酒花给大家看:“没错,它是啤酒的‘灵魂配料’!加到啤酒里能让口感更清爽,还能延长保质期。”

通过参观,小记者们了解到,云台农场无土栽培的啤酒花技术领先,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和智能补光系统,克服传统种植技术的局限性,让传统收获次数,从一年一茬大幅提升到三至四茬,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传统田间的1.5倍,实现了产能的跨越式发展。

走进赤灵芝培育室,红褐色的灵芝菌盖泛着光泽。这里,有部分灵芝已经采集过孢子粉。小记者们好奇地用手触摸灵芝,手上沾满了巧克力色的孢子粉。“叔叔,赤灵芝和紫灵芝有什么不一样呀?灵芝上的孢子粉是干啥的?”小记者们好奇地问。

刘超凡耐心解释:“灵芝是珍贵的药用真菌,覆盖在表面的孢子粉,有缓解疲劳、促进睡眠等功效。我们根据连云港的气候,专门培育了适应性强的赤灵芝。我们通过研究灵芝孢子粉破壁工艺,能让产品附加值提升50%以上呢!”听完解释,小记者们听完后感叹道,科技让现代农业迅猛发展。

夕阳西下,研学活动接近尾声,小记者们拿着满满的采访笔记,脸上满是收获的笑容。“原来种地这么有学问,还有这么多高科技帮忙!”“我学会了区分紫薯和蜜薯,还知道了啤酒花的用途,这个周末太有意义了!”此次云台农场探秘之旅,不仅让孩子们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更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了现代化农业的魅力,在心中种下了探索科学、热爱农业的种子。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田震     审核: 涂丽丽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