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市图书馆织就线上线下“民意收集网” “靶向发力”按下公共文化服务升级键


(记者 张晨晨 通讯员 杨新)“一到考试季,自习座位就不够用,预约系统也不稳定。”“我从事科研工作,希望能多引进一些前沿的专业书籍。”……最近,在市图书馆,由市人大常委会设立的社会事业发展观察点涌进一批批“民意”,工作人员认真记录下每条意见。自该观察点设立以来,市图书馆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传递社情民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的“黄金窗口”。截至目前,共收集涵盖馆藏资源、阅览服务、开放时间、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意见300余条。

线下,理事接待日里,工作人员与读者面对面围坐,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线上,官方网站的留言板、微信公众号的互动区、12345热线的反馈通道,24小时敞开大门……这是民意观察点前的“常态”。“我们深知,与读者的距离近一分,服务就准一分。”市图书馆馆长梁继东介绍。为了承接每一份来自市民的期待,他们精心织就线上线下联动的“民意收集网”,并针对读者反映的痛点问题,靶向发力,按下服务“升级键”。

自习座位紧张、预约系统不稳定?立刻改造一楼区域,新增220个阅览席、302个自修席,还升级预约系统,让“抢座难”成为过去式。图书数量不足、书籍老化?积极争取350万元专项购书经费,补热门新书、更新旧书、丰富数字资源,开通读者荐购通道,让馆藏更贴合需求。开放时间不固定、借还不便?马上加强业务指导与监督,探索总分馆通借通还模式,提升服务便捷性……这些举措让每条民意都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文化服务真正暖到了读者心坎上。市民李先生说:“我想借的专业书没有,就在留言板上提了建议,没想到不到一周时间,市图书馆就买到了,还打电话通知我来取。这种效率让我感觉到了被尊重。”

作为社会事业发展观察点,市图书馆不只想管好“自家事”,更想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出份力”。在日常工作中,该馆细致梳理基层的“堵点难点”:工作人员编制跟不上服务量的增长,导致忙不过来;部分分馆购书经费没保障,新书更新慢;有些分馆开放时间不稳定,读者跑空成常态;场馆日常运维有困难,影响服务质量……针对这些来自一线的意见,市图书馆都一一整理、客观反馈,为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一手参考”,助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中梗阻”。作为观察员,省人大代表、剪纸非遗传承人管艳还为观察点工作添了“非遗味”。她表示:“图书馆不仅是阅读空间,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平台。”在她的建议下,市图书馆举办了非遗集市等活动,让多项非遗技艺走近市民,让墨香里多了“工匠精神”,也让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更丰富。

“我们力求守住服务市民的初心,继续把观察点‘建实建活’,让民意征集、回应的机制更顺畅,让每一条建议都能变成‘实在举措’。”梁继东介绍。此举将为“书香连云港”建设注入源源不断动能,让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中最暖的民生底色。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