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人物档案:
陈海滨,男,1966年10月8日出生, 1985年毕业于江苏省人民警察学校,同年参加公安工作,原连云港市公安局云台山风景区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连续3年获优秀公务员称号,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获得各类嘉奖。
他爱警察这个职业,爱到工作都32年了,从未休过假。有时也会对自己说、对家人说,明年一定休,一家人去外面看一看。可明年复明年,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总是各种忙,最终还是没有兑现。
他是个“拼命三郎”,也是大家眼中的秀才。住在云台山下、黄海之滨,酷爱摄影又爱写诗的他,偶有闲暇的时候,用相机和诗歌记录下港城山的迤逦巍峨,海的波澜壮阔。还有那一树花开,一地叶黄。
他爱家,是妻子马永娟心中的贴心丈夫。贴心到,只要他在家,便负责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让作家妻子只管她的琴棋书画诗酒花。他们经常畅想退休后的生活———携手游览天下山水美景,一起看花开,听花落。
然而,从去年11月底起,疼痛时不时从陈海滨后背袭来,他只以为是肩周炎病犯了。而且年底工作又特别忙,每天奔走于分局、派出所,想着忙完这阵再去检查也不迟。接着是省“两会”安保,安保责任重大,自然等等再说。接下来到了春节。别人过节,警察过关,春节期间自然不敢懈怠。过完春节又准备市“两会”安保。就这样,一直忙,一直拖,期间只用膏药对付着,偶尔去单位不远处的理疗室针灸治疗。
2月7日,坐在办公桌前的他,后背疼得连笔都握不住了,在同事的一再催促下这才去医院。2月11日,让家人和同事难以置信的是,经医院诊断,他患的是小细胞肺癌且已到了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至脑部、肝部、骨部。
他性格爽朗乐观,爱开玩笑。躺在病床上,还对妻子、女儿说,马上就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了,到时一家人出去转转拍拍照。对来看望他的同事,竖起拳头笑道:“我可是共产主义战士,我有信心战胜病魔!”
2月25日凌晨,夜风徐徐地吹过窗子,他却感觉到整个身心火烧火燎,饥渴难耐,那越发钻心的疼痛紧紧揪住他不放,虚弱的他累得再也无法发出声音。中午,这位昔日的硬汉,永远告别了他的家人,他的战友,他那挚爱的公安事业。
情在咫尺,人已天涯。悲恸和思念,是猛烈且没有方向的风,凌乱了亲人和同事们的心。渐行渐无的影像,寸寸如伤的情感,在心与心疲惫的夹缝中,丈量出一种叫距离的殇。
一路走好,我的警察兄弟。谢谢你的负重前行,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点亮万家灯火。谢谢你曾经传递给大家满满的正能量,带给战友美好的缅怀—————
坚守,三十二年忠诚铸警魂
从1985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在校时的学霸,走上工作岗位至今,历任5个派出所的所长、教导员或副所长,他到哪个单位,哪个单位都是先进。任市公安局云台山风景区分局的副局长,他凡事亲力亲为。
去年11月底,云台派出所破获一起邪教案件,亲自参与审查的陈海滨,从下午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钟才结束。当天同事注意到他时不时地龇牙咧嘴,继而冲同事一乐。面对同事疑问的表情,他只说了一句肩周炎老毛病又犯了。因为工作中看不出一点松懈,谁都不知道他正经历病痛的折磨。
今年1月17日凌晨3点,陈海滨与办案人员参加统一抓捕行动,一直忙到当天晚上7点才结束。别人吃晚饭去了,他去针灸理疗了。不一会,市局通知一项维稳任务,需要当晚8点出发去南京,他拔下针打的赶过去。其实分局局长雷斌已安排别人去,但陈海滨说,不行,这项工作他最清楚,别人去了只怕不了解情况做不好。那天在南京,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5点才休息。接着春节来临了,忙碌着直到年后2月7日上午,正在上班的他发现自己笔都拿不住了,才去医院。
守护,兄弟共同担当的使命
“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处理案件必须谨慎细心,这既是对当事人负责,更是对法律负责。”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詹泳波最佩服陈海滨的业务能力。作为整个分局治安案件的把关人,他遇到疑难案件就找陈海滨,而陈海滨也从未让人失望过。
每每这时,陈海滨还总是谦虚地说:“我们来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偶尔遇到他也拿不准的新型案件,他们就一起翻书、上网查资料。有时,陈海滨并不值班,可詹泳波凌晨一两点钟打电话咨询他,他也立刻帮助分析给思路。
记得去年查处一起轻伤害案,一女子一天分别与两拨人打架,后来造成腰部轻伤。由于受伤女子自己也不清楚腰部的伤是谁造成的。办案民警在分析这起案件时,总是不能确定造成该女子轻伤的到底是上午那场架,还是下午的。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说去请教陈海滨。陈海滨听了案情介绍后,略加思索说道:“你们的问题在于把这两场架当一起案件来处理,如果分开看,当作两起案件办,思路是不是就清晰了?”民警顺着这个思路再重新调查取证之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同事们还记得2013年夏天的一个早上,情绪激动的杨某某提着汽油桶,举着打火机闯进了某单位威胁要放火。接到报警后,正在附近检查巡逻工作的陈海滨,不到两分钟就赶到现场。当时,民警准备硬冲进去制伏嫌疑人,陈海滨说不行。他一边在屋外和杨某某沟通,一边安排民警从隔壁人家要了一床棉被浸了水之后,这才冲进去制伏嫌疑人。他说这是安全需要,既不能让民警受伤,也防止嫌疑人自伤。
办理行政案件,行政拘留执行率总是很难达到100%,但陈海滨在哪里工作,都让100%成为绝对数字。“任何人说情都不行!谁找都不行,就是我亲爹都不行!”陈海滨坚持原则那绝对是杠杠的。
践行,用质朴大爱载初心
“陈局长是个特有人情味的人。”花果山街道当路村的刘老太太,由于儿子服刑,户籍在云南的儿媳扔下正在吃奶的孩子离家出走,加上当初儿子和儿媳并没有领取结婚证,眼看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却没法落户口。陈海滨得知后说,怎么也不能让孩子上学受影响。他安排派出所民警着手调查,他向市局治安支队汇报。就这样,1个多月后,在学校开学之前,孩子的户口办了下来。
陈海滨的勤俭节约在分局也是出了名的,办公室的办公用品,6年来不曾换过。就连垃圾桶和洗脸盆、毛巾都是多年不换,在他看来能用就行。一次,治安大队的小程看到他办公室的塑料垃圾桶坏了一块,挂在脸盆架上的毛巾已经旧得跟一块抹布似的,她趁陈海滨没注意,将这两样东西扔到院里的垃圾箱。陈海滨发现后,责怪说“你们年轻人就是没受过穷,没过过苦日子,这两样东西还能用,扔了多可惜啊。”边说边下楼把垃圾箱里的两样东西捡回来。
对自己节俭,却不遗余力地帮助别人。2007年在海州分局工作的陈海滨,得知洪门辖区车站小学四年级小学生朱小阳,母亲残疾丧失劳动力,家庭十分贫困,他连续多年给予帮助。
5年前,得知一位中学同学因病去世,家中因治病欠了不少债务,陈海滨主动资助同学家正读高二的孩子。担心孩子学习受影响,他和妻子马永娟多次去在东海上学的孩子那里,安慰鼓励孩子。孩子如今读大三了,陈海滨不仅一直资助,逢年过节,他还总是买些生活用品去看望同学的父母,让老人家把他当儿子。
牵挂,病房里的爱心叮嘱
2月10日,当时医院检查结果还没出来,分局领导去医院看望他。陈海滨还问起即将召开的市“两会”安保情况。他说:“分局每年‘两会’工作都是我做的,我熟悉,再有几天我好些了就去上班。”
当天晚上,陈海滨发了一条短信给局长雷斌:这次生病,以为和之前一样,能忍受不影响工作。无奈现在太疼太痛,不得不耽误一段时间工作了。盼着早日回到工作岗位,和兄弟们一起并肩战斗。我一定要打赢这场仗!
雷斌回他:兄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安心检查治疗,我们等你归队。
2月18日上午,市局领导看望并转达了王永生副市长的慰问和关怀之情。他依然是三句话不离工作,想着尽快好起来去工作。
他是真的不知情吗?他是那么的聪明!他之所以把最后的身影定格为坚强,而不是绝望、不是悲怆,在家人和同事的心中,他是用生命诠释了信念的力量。或者说,一向乐观的他,不习惯在人前悲戚,他要带给别人的永远是正能量。
后来,即便内心的挣扎,一天天演变成了无舟可渡的绝望,即便生命的走向令他费解,也唯有以正面迎接。面对世界,仍然将乐观的拼搏的坚强的形象,定格成了告别的姿势。
兄弟,一路走好!(谭晓平 徐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