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用工业理念管理农业生产 连云港海州:农产品装“身份证”保百姓“舌尖安全”

【连网】(记者 王怀诗 通讯员 王雅萱 郑萍)连日来,位于海州区锦屏镇酒店村的连云港芮乐家庭农场内一派忙碌景象,该农场主要生产经营新鲜蔬菜,以往苦于电脑操作繁琐、质量追溯码打印要求又高,农场负责人王二江无法为产品提供质量追溯证明,产品市场开拓也遇到了瓶颈。“现在合格证一贴,销路更广了,大家吃得也更加放心了。”王二江开心地说。

微信图片_20200323112450

为强化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要求,自今年2月起,连云港海州区全面推进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所谓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指的是借鉴工业品合格证管理模式,规定由生产者在自控自检的基础上自主开具合格证,承诺其生产的农产品符合国家农药兽药残留限量强制性标准。此项制度是农产品种养殖生产者自我质量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承诺农产品安全合格上市的一种新型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制度。目前,海州区共遴选了6家农业企业开展先行试点,截至3月上旬,已开出2169张合格证,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达14.45吨。

微信图片_20200323112459

连云港集瑞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态旅游、果蔬采摘、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主要种植品种有红颜草莓、水晶黄西红柿、绿宝石西红柿、草莓西红柿、千禧西红柿、丝瓜等。“在海州区农业农村局的政策宣传下,我们率先响应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企业除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把控外,内部也拥有自检设备农残速测仪,现在加上这个合格证,推广市场时我们更有底气了,消费者也能更信赖农产品的品质。”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微信图片_20200323112508

“食用农产品的合格证上标明了农产品的名称、重量、生产企业联系方式、产地、开具日期、承诺声明等详细信息,最大限度做到食用农产品可追溯。”海州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它不仅是上市食用农产品的“身份证”,也是生产者的“承诺书”,更是质量安全的“新名片”。下一步,海州区将继续扎实做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聚焦重点农产品、重点主体和重点问题,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探索行之有效的推进办法。严格执法监管,开展网格化管理,严厉打击虚假开证、冒用他人名义等行为,加强与市场管理单位的协调联动,严防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