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我奋斗我幸福】新沭河边的“老杨同志”

【连网】□ 周洪坤  王维聪  施庆林 

上个世纪,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老杨同志》让不少人至今记忆犹新,老杨同志艰苦朴素的作风,无私无畏的品质,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定格了一个时代农村干部的形象。

无独有偶,在新沭河边的连云港赣榆区墩尚镇,也有一位“老杨同志”。他扎根农村30年,心系百姓,甘于奉献,敢于担当,不求回报,成为赣榆新时期乡镇干部的优秀代表。他,就是墩尚镇主任科员杨帮诗。

不忘初心

群众心中的“大老杨”

农村工作,最复杂的是信访工作;农村干部,最怕的也是信访工作。而杨帮诗分管信访工作,至今已有11年。

今年52岁的杨帮诗1988年从淮阴粮校毕业,先后在黑林镇、官河乡、赣马镇工作,2006年调到墩尚镇,2007年任墩尚镇副镇长,分管全镇的信访、城建等多项工作。

TIM截图20190103112610

▲杨帮诗(中)走访建设工地

信访难,难就难在少数人的无理诉求无法满足。

墩三村70多岁的朱某,在1995年村里建设中心街时,他家的三间房屋被拆迁,村里给了合理补偿,朱某当时比较满意。可谁知,今年8月份,他受人怂恿,竟然提出要村里再补偿30万元。被村里拒绝后,一周内他竟然连续四次赴京上访。面对朱某的无理上访,村干部们无计可施。

杨帮诗得知情况后,没有急于和朱某见面,而是先找到当年任职的村干部,并走访了部分群众,查看了相关档案,掌握了当年的详实情况。接着召开由朱某、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等人参加的听证会,现场全程录像。面对当年签订的协议,以及参与此事党员群众的举证,朱某无话可说,从此再也没有上访。

信访难,还难在一些群众的合理诉求,因各方的推诿扯皮,导致问题复杂而无法解决。

2010年,中石化公司铺设原油管道,需从墩一村王之武家宅基地经过,王之武与某水电施工队签订了管道2米外可以建房的协议。没想到在去年建房时,却被告知管道外5米内不得建房。王之武傻了眼,各责任单位之间相互推脱,损失谁来补?一气之下,他走上了上访之路。

为了化解这一难题,杨帮诗二话没说,带着王之武多次到徐州、武汉找责任方协商,但没有任何效果。看到40出头的王之武那愁白的头发,杨帮诗决定走法律途径为他维权。他自掏1万余元律师费、诉讼费,向法院起诉,几经周折打赢了官司,帮助王之武拿到了20万元赔偿款。

拿到赔偿款的王之武,找到杨帮诗。除了要还他垫付的费用,王之武还掏出4000元“喝茶”钱。望着朴实的王之武,杨帮诗一口拒绝:“心意,我领了。钱,你先用着。等盖完房子,手头宽裕了再说。”

对信访群众的真心实意、对问题处置的果断公正,让杨帮诗赢得了许多信访老户、难缠户的点赞。在墩尚,不论走到哪里,认识杨帮诗的人都亲切地称他“老杨同志”。

不惧危难

攻坚一线的“铁汉子”

乡镇干部直接冲在第一线,不仅工作急、难、重、苦,还可能面临着生命危险。

墩尚镇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主任谌廷亮经常为杨帮诗感到后怕,“关键时刻老杨是拿着命干工作,也幸亏他的硬气,不然许多工作真的没法开展了。”

2011年9月,墩尚镇新建供电高压线路,涉及岳韩村金某的一处房屋拆迁。这处房子之前是别的村民的,一直闲置,金某提前得知拆迁的消息,以较低的价格买了下来,为索要高额补偿做准备。

杨帮诗带着村干部多次做金某的工作,金某硬是不松口。镇党委和县供电公司研究后,决定通过法律途径予以拆迁。谁知早有预谋的金某组织了几十名亲戚“护院”,并找来数十个煤气罐、汽油桶放在院子里,声称要与拆迁工作队同归于尽。

面对此情此景,在场的大部分干部主张先撤回去。杨帮诗感到撤走的后果会更严重,有可能导致这项工作前功尽弃。为此,他主动向现场指挥的领导请缨,允许他到金某的家中再做一次工作。从清晨到晌午五个多小时,杨帮诗苦口婆心,向金某的家人、亲戚分析利弊、讲清利害,成功促使金某让步。当他满脸笑容走出院子,众人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

TIM截图20190103112630

近几年,墩尚镇党委、政府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等机遇,依托镇区湿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全面开展“水美小镇”建设。谁来担当这个重任?在镇党委班子会上,大家一致推荐杨帮诗牵头。“这活,还得老杨上,其他人不易干。”镇党委书记李杰说。

镇区实施红枫路南延工程,岭灶村村民许某为了增加补偿面积,在多次违建被拆的情况下,利用国庆节放假,日夜施工偷建出1000平方米的钢构厂房。

这种行为如果不刹住,镇区再美的规划也必将落空。杨帮诗带领国土、建管等单位骨干,准备再次开展行政执法。谁知许某早已爬上新建的房顶,左手拎着煤气罐,右手拿着剧毒农药百草枯,一边歇斯底里地喊叫,一边乱洒着农药。

杨帮诗一方面让人稳定对方情绪,另一方面带着两名党员从房后悄悄爬上去,趁其不注意将他按倒。而农药也撒到了他们三人的身上,其中一名党员在医院治疗了五天,而许某因为嘴里不慎被洒进农药,在医院治疗了三个月才痊愈。

“面对危险和歪风邪气,如果我们没有一身正气和牺牲精神,不仅群众利益会遭受损失,社会还会失去公平公正,最终会影响和损坏党委政府形象。”杨帮诗常说。

不计名利

无私奉献的“老黄牛”

长期做群众工作,让杨帮诗在群众当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尤其在墩尚创建国家卫生镇的时候,群众对他的信赖让镇里的同事都“眼红”。镇长卢玮一语道出杨帮诗受群众尊重的“秘密”:“老杨是一个可以把心都掏给老百姓的人,不管谁有困难找到他,他从来都不推辞。”

TIM截图20190103112709

创卫工作关系千家万户,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难点焦点问题多,对居民的一些陋习,只能文明劝导,无形中又增加了工作难度。后罗阳村村民谢某在大门外圈了一大片地方,栽种了各种果树,树下散养了火鸡、白鹅等家禽。每当下雨,禽类粪便流得到处都是,严重影响邻居生活。镇城管所所长胡林圣和村干部要求谢某整改,但怎么说都没有效果。

杨帮诗得知后,来到谢某的家中。让胡林圣惊讶的是,当谢某知道来的是杨帮诗,竟非常激动,主动上前握着杨帮诗的手:“俺知道老杨是好干部,啥话也不用说了。”

更为传奇的是,一天夜里9点多钟,镇党委政法委员徐希江等人陪同杨帮诗到前罗阳村查看背街小巷施工情况,远远地听到两个妇女在吵架,正想过去劝解,就听到其中一人说,“明天俺跟你到镇里找老杨评评理,看看谁对谁错。”

在创卫迎验阶段,杨帮诗忙得三个月没休息一天、没回一次家,人瘦了将近二十斤。孙子过周岁生日,他也只是订了一个蛋糕让送过去。一路耕耘一路歌,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墩尚镇成为全市唯一高标准创成国家级卫生镇的乡镇。

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再小的事,杨帮诗也会放在心上。墩四村60多岁的困难户张凤宝,老伴有病,儿子痴呆,靠低保救助生活。村里以集体和农户分担的方式,统一硬化门前路面。但张凤宝拿不出钱来,愁得几天睡不好觉。杨帮诗得知后,拿出2000元钱,为她家门前铺上了水泥路。这些年,得到他帮助的村民,杨帮诗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

“老杨这人,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镇纪委书记朱家永说,“那天临街做生意的李某找老杨,盖房想‘走后门’,说完来意把一摞钱放在桌上,转身就走。老杨气得直接把钱摔了出去,正巧砸在了我身上。”

在镇党委会议室里,镇党委书记李杰指着墙上国家级卫生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市级新型小城镇等一块块荣誉奖牌,动情地说:“初中时我就学过赵树理的《老杨同志》,那是课本里的。今天,我们墩尚也有老杨同志。两个老杨都像老黄牛一样的‘牛’。这些荣誉,没有一块不浸润着杨帮诗的汗水。老杨,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今年8月份,由于工作实绩突出,经区委研究,杨帮诗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提拔为正科级,任墩尚镇主任科员。

扎根大地,方知泥土的芳香;枝繁叶茂,方念大地的恩情。在杨帮诗的内心深处,广袤的乡村哺育了他,淳朴的百姓滋养着他。他觉得,对群众、对党和政府最好的回报,就是始终把双脚扎进泥土里,用最真实的自我、最质朴的情怀,去建设最美丽的乡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