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暖新闻】“用我4时3刻换你一生,值!” 90后“孤儿”感恩捐献干细胞救人

【连网】(通讯员 夏兴俭 王丹丹)昨日下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号楼8楼血液科,历时4小时45分钟的造血干细胞采集终于结束,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灌云县南岗乡张薛村村民张付玉成为江苏省第690例、连云港市第20例、灌云县第6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随后,等候在这里的北京道培医院医生立即护送21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搭乘当天的高铁返回,为一名5岁患有白血病的女孩实施移植手术,为患者送去新生……

微信图片_20181122110430

▲造血干细胞采集 

与移植医院医生一同来到南京的,还有那位年轻父亲的感恩信。“远方的亲人……感谢您的无私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她今年只有5岁,还不会写字,就让我这个父亲代她写这封信吧!”“等孩子慢慢长大懂事了,我们一定会言传身教,让她做一名骨髓志愿者,也会教育她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向社会撒播爱心,将您的这份爱和善念传递下去,带给更多人光明和希望。”“万幸有您相合,庆幸有您相援,一次受恩,终生感恩,永远为您和您的家人祈福——好人一生平安!”

微信图片_20181122110346

▲受捐女孩父亲寄来的感谢信

“志愿者张付玉是一个很善良的小伙子。”灌云县红十字会副会长赵兴荣告诉笔者,现年27岁的张付玉4岁时,父亲过世,母亲改嫁,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年迈的奶奶无力维持他继续读书,不得不因贫辍学。生活的困苦和磨难没有击垮他,反而让张付玉更加的坚强。2014年,奶奶去世后,他又跟着在县郊开农机修理门市的伯父张名金生活。随着伯父年纪大了,张付玉就在堂哥张义鹏的修理厂打工。

微信图片_20181122110330

▲张付玉与自己捐献的干细胞合影 

奶奶和伯父一家收养的善举让张付玉更加珍惜生活、感恩家人。2009年2月的一天,张付玉刚过完18周岁生日,去县城办事的他路过采血车,听到“献血可以救命”的宣传,他毅然参加了无偿献血。“无偿献血让我那个生日变得更有意义。因为我已经成年了,要更多地学会承担、懂得付出。”截至目前,张付玉已无偿献血11次,献血量达3600毫升。 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多,他对“无偿献血无害健康、有益他人有益社会”的了解也越多越多。2016年12月,在血站工作人员的动员下,张付玉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当时就心想着要是能救人就好了”,这个小小的心愿一直埋藏在他的心底,一直到今年6月接到县红十字会初配成功的电话,张付玉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通过网络查询,张付玉了解到,在我国每年有近百万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仅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4万余人。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在于患者与捐献者两者的HLA分型必须相合,这种相合率在同卵双生兄弟姐妹之间为100%,在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之间为25%。而非血缘关系中HLA相合率约为1/400~1/10000。他还详尽地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随后,张付玉开始了“养身”计划,健康饮食、强身健体、严控感冒。

到了9月份体检的时候,张付玉被查出甲状腺有个结节以及肾上有个小囊肿,其他各项指标都很正常。这让他很揪心,万一不能捐献怎么办?10月,灌云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带着张付玉到县人民医院进行问诊,医生说这两个小问题丝毫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这下,张付玉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微信图片_20181122110357

11月14日,张付玉在伯父的陪同下到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

11月16日,张付玉在伯父、灌云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赴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开启他的“义捐之旅”。在南京期间,这名善良的小伙子还做了一件好事:20日,他在苏宁环球购物中心捡到一把奔驰车钥匙,在等失主未果的情况下,他委托来探望的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代为转交给商场物业,帮助寻找失主。

“用我4时3刻钟干细胞分离捐献,换来小姑娘新生的希望,值!”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束后,张付玉欣慰地对笔者说。中华骨髓库江苏分库主任丁玉琴说,张付玉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崇高义举不仅挽救他人的生命,也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社会担当的体现,更是“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弘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