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砥砺奋进的五年】连云港人李海芳为阿尔及尔建筑绘出“港城印象”

【连网】 (记者 张青红 李耀华 杨济泽 徐黎一) 北非的阿尔及利亚距离连云港有近万公里之遥,首都阿尔及尔是地中海南岸一座美丽的白色城市。

在阿众多建设者中,来自连云港的李海芳团队颇具活力,他们的团结拼搏让这片热土增添了生机,也为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为港城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样本。

阿尔及尔依丘陵而建,腓尼基文明、迦太基往事、马格里布风情早已融入湛蓝的地中海,这里阿拉伯式、法式建筑鳞次栉比,每走一步都可以感受到古老城市文明的变迁。距市中心12公里处,一座米黄色外墙镶嵌蓝色玻璃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阿尔及利亚国家歌剧院。

李海芳团队正是歌剧院施工者之一,他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着奇迹。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他为阿尔及尔的不少建筑内外描画出了“港城印象”。

微信图片_20170714102734

阿国家歌剧院项目获总统认可

如今,进入歌剧院项目建设外围,几年前由建设者们栽种的月季花、波斯菊在绚丽盛开,它们与邻近和缓的丘陵和各式建筑共同构成了美丽的风景。

TIM截图20170714103556

歌剧院是中国重点援阿项目,国内数十位专家先后介入项目设计施工。2012年冬季,李海芳带领江苏东一建筑公司赢得歌剧院项目主体工程施工权。他至今记忆犹新:“公司此前建设没有烂尾工程,东一作品质量无可挑剔,且企业用工规范,大家多年相处十分融洽。”

微信图片_20170714102751

与以往其他工程一样,这里没有像国内一样的混凝土搅拌站,没有配套建材供应商,一切都得自己动手。驻阿其他中资机构建设者走遍了项目部周边砂石及港口建材场地,终于采购到最佳配伍的各类建材。

开工不久,当地基下挖到8米流沙层和地下水,一度阻碍工期推进,这可急坏了建设者们。歌剧院是当年周恩来总理定下的援建项目,因多种原因才延迟到现在建设。国家商务部、项目总包北京城建集团及相关项目建设负责人意识到:我们是在履行国家责任,必须保证施工质量!

通过查阅资料和多方比对,众多专家和建设者参考国内建设做法,在项目红线周围打了一圈钢筋混凝土桩与素混凝土桩互相咬合的止水帷幕,这是阿历史上首次应用止水帷幕技术,正是这一创造性施工方式为后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次年10月,当项目基础结构第一次大面积浇筑混凝土前,施工人员做足了功课,他们根据地质特点严格把控混凝土配比、砂石料准备确保万无一失。国际工程的异国环境、市场、质量标准与国内工程不同。对物资保证的时间、数量和质量有更严格的要求。按援外合同规定,除砂石料之外的各种物资均从国内发运,具体建设所需的物资材料等几乎均来自于海运,这座歌剧院差不多是“运”出来的建筑。

去年10月20日,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出席歌剧院落成揭幕,他发自内心感谢中国建设者向阿人民馈赠的这个“礼物”和友谊。

最艰难时期“把每天过成节日”

2006年以来,李海芳负责的东一公司在阿建设的住房已达上万套,每一套建筑都绘出了“港城印象”。

微信图片_20170714102832

江苏东一建筑工程公司原是东海县一家以境外建筑分包为主的企业,具有建筑施工二级资质,此前在省内外多个城市都有建筑作品。李海芳的父亲负责的东一公司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及时入驻阿尔及利亚。 

36岁的李海芳是东海县白塔埠镇新元村人,200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装饰设计专业。次年,他前往阿尔及利亚,成为浙江广厦集团东阳三建建筑公司海外分公司的员工。“当时企业设计人员并不多,在阿工程基本都是‘交钥匙项目’。”李海芳说,“阿方只拿出地块,其他如建筑内外设计、配套设施都由中方完成。”

这对初出茅庐的李海芳显然是一大考验,但与同事一道,不仅出色完成了公司所有在阿项目内外设计,还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李海芳抓住时机,在阿注册了SARL DONGYI CONSTRUCTION(即东一公司)。2009年初,李海芳首次承揽了建筑工程,原企业给予其分包1080套住宅项目建设。虽然他仍可背靠原企业这棵“大树”,但想要“乘凉”并非易事。

人手缺乏,他就想方设法通过劳务公司从国内招募100多位工人;没有机械设备,没有足够的建材,他联系中国人同行一一解决。

尽管一切都按部就班,但资金链却是他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上千套住宅建设,那得要多少资本呀?”李海芳说,“2010年是公司最艰难的一年,工人工资拖欠不止一个月。”

说来也怪,100多名工人跟着李海芳在海外打拼,除个别工人因家庭成员上学或生病外,没有人提前预支,更没有人提出任何其他要求。

“其实也不奇怪,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把每天都过成节日。”李海芳回忆,“比如哪天是某个中国传统节日,哪天是某个重要节点,总之‘每天都像过节’,总有机会和大家联络感情。”他还承诺,等到企业缓过劲来,不仅将全额兑现工资,还将适当为员工加薪。当年春节,公司每个员工只拿到4000元,但他们的年夜饭依然吃得很香。

上下同欲者胜!

东一团队真的做到了,至2012年,其所有住房项目资金开始回笼,他不仅向员工兑现了加薪承诺,还在阿尔及尔盖起了三层办公楼。

当年同甘共苦的不少员工至今仍奋战在阿工地:傅合迎、陈学自……李海芳一口就说出了名字。

海外务工党支部为企业再添活力

此后,李海芳的业务已拓展到阿首都以外更广的天地。

几年来,东一公司不仅承接了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项目M5、M7标段桥梁,还承接了拉赫巴1080套、汗什拉2000套、梅迪亚2400套、艾因德夫拉550套、梅迪亚400套、OULED MOUSSA 钢铁厂等众多建筑工程项目建设。

阿尔及利亚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天然气,近年来国际市场不景气给阿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尽管如此,东一公司目前在阿在建工程仍有汗什拉5050套住房部ADLL住宅项目、布里达1300套住宅项目等。

不仅如此,东一公司还拉长了产业链,在阿已拥有塔基组装厂,并成功做起了国际贸易,企业员工也达到了900余人,并形成了兼有中、朝、越员工的“国际范”团队。

李海芳不是党员,但他发现在阿务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可或缺。2011年“七一”前夕,东一公司在东海商务局的帮助下在阿组建了海外务工党支部,成立企业生产、工程建筑等5个党小组,为境外数十名党员找到了温暖的“家”。

海外党支部积极畅通出国务工党员群众诉求渠道,在员工与企业之间建立沟通协商机制,积极向企业反映并协调解决员工工资报酬、生活保障等问题。正因如此,海外劳工队伍未发生一起不稳定事件。

党支部还在阿多个项目中建立了党员责任区、联系户制度,开展了“对照党员标准,监督自我形象”和“党员身边无事故”等活动,干一个项目创一个名牌,从而赢得了当地业主、政府和合作中资企业的高度评价。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李海芳的视野愈加开阔。而今,除在国外打拼外,他回国在赣榆区黑林镇开设了生态农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