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8月4日,市艺研所、《人文360》栏目组赴东海县南辰乡调研省级非遗项目跑马灯。
南辰跑马灯属竹马类,又称“活马”或“竹马灯”、“ 马灯戏”等,是江苏省常见的一种传统节日社火中表演的道具舞蹈形式。提起南辰跑马灯的起源和历史,代表性传承人徐建华如数家珍。他说,儿童游戏中的骑竹马,后来经过历代演绎,逐步发展成为用竹子和彩纸或彩布扎制的竹马舞蹈,并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其道具就是用竹扎成马的前身、后身。清末时期,跑马灯舞在海州地区出现。
徐建华说,南辰跑马灯的内容,反映了北宋年间,杨门女将抗击辽兵入侵中原的故事,其历史背景距今已有900多年,是苏北、鲁南地区演绎了数百年的大型民间舞蹈。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穆桂英的英勇事迹,便组织人员演绎穆桂英带领杨门女将大破天门阵的故事。后来,经过数代民间艺人的创作、完善和传承,南辰跑马灯就这样代代延续了下来,直至传到有记载的清代南辰村的郭四老人(1808年出生)手上。
南城跑马灯是连云港当地最具特色的大型民间舞蹈,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色和特定区域的审美价值。跑马灯场面恢宏,参演人数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70多人。目前,代表性传承人徐保友已经过世,徐建华为了南辰跑马灯的推陈出新,经常深入民间,对南辰跑马灯的13种阵势进行认真整理和加工提炼,使南辰跑马灯既保留了原汁原味,又形成了新时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