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洪门街道:壮大共驻共建“朋友圈” 纾解百姓烦心事

【连网】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连云港市海州区洪门街道不断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充分链接共驻共建单位的优质资源,共同推进“民生微实事”工作,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把百姓的“烦心事”办成“开心事”,确保资源整合联得起,结得牢。

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 让“办实事”跑出加速度

“大爷,我们想把这一块公共区域作为电动车集中停放及充电地方,您看您有没有什么想法?”近日,洪门街道洪门社区工作人员正挨家挨户征集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化粪池新建或清掏、对电线网线管线进行入地改造、对楼内外照明灯进行更换等……三个月的时间,洪门社区共收到这样的局部改造意见近40条。

联合实施老旧小区亮化工程联合实施老旧小区亮化工程

为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居民居住品质,洪门街道联合瀛洲集团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打造街巷靓丽、功能完善、适宜人居的亮化工程,街道征求居民意见列出改造“菜单”,并积极配合瀛洲集团对老旧小区内的违章建筑、私种小菜园、乱停车等问题进行整改,同时将小区业主意见逐条整理并报给瀛洲集团进行解决,这项民生工程让小区居民纷纷点赞。

今年以来,洪门街道以街道“大工委”为核心,引导共建单位发挥资金、人才、场地、设施、信息等优势,发动共建单位协同治理,充分发挥“一个党支部一盏灯,一名共产党员一面旗”的带动作用,切实做到活动有载体、工作有抓手,助力基层治理“多元共治、全民共享”,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精准聚焦"急难愁盼" 点亮群众的“微心愿”

“现在上下班舒心多了,之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新修了‘彩虹路’,既宽敞又漂亮,在智慧党建平台上写下的微心愿终于实现了!”洪门街道新庄村村民蒋闽对村里的变化赞不绝口。原先因连盐及连徐高铁建设,导致村道北片区环境脏乱差。街道城建部门和村委会在了解情况后联合海州区交通局,提档升级道北路1200米,打造彩色步道1500米,彩绘上墙,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如今的新庄村,从住宅外墙粉刷一新到乡村小道铺上沥青,从花坛种满树木花草到停车位规划有序,让“老”居民过上了“新”生活。

新庄村联合交通局打造“最美乡村”新庄村联合交通局打造“最美乡村”

村委会运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回音壁”的功能,针对居民的微心愿,积极与上级部门和共建单位对接沟通,本着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态度,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用实际行动践行好党史学习教育。社区大党委通过“双报到”,与共驻共建单位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接纳机关在职党员作为志愿后备力量,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创共建为目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党组织共建网络。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居民走访、创文创卫、疫情防控工作。并通过微心愿征集、结对帮扶等形式实现项目认领,为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等解决实际困难。

村企联建 敲开百姓致富“幸福门”

村企联建藕虾套养项目村企联建藕虾套养项目

“现在在家门口务工,比以前在外省务工待遇还要好!”洪门街道洪门村村民许安丽高兴地说。

近年来,洪门街道围绕“村企发展互补、产业关联融合”的思路,因地制宜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组织洪门村与4家企业结对共建,进行创业就业帮扶,在精准对接、精诚合作中实现乡村和企业的“双丰收”。通过流转土地200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工厂化食用菌生产、新型种苗培育基地、绿优藕虾套养项目。利用毗邻农产品市场区位优势,推动建立了“互联网+农产品”供销新模式全面铺开,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收益……让失地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就业增收,增加农民收入。

洪门街道将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重点工作长期坚持,不断把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更好地发挥共驻共建单位的“联动共建”作用, 共同谱写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党建工作新篇章。(管娴月 潘薪宁 陈雪美 王一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