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创新破局显活力,增加值4年增长近50亿元 海州区服务业占GDP比重超七成


(魏吉珂 徐欢 刘真)“以前买泸溪河要托外地朋友代购,现在万达店12月就开业,下楼就能买到!”家住海州区东方瑞园小区的姜女士,每次路过万达广场都忍不住看一眼一楼的装修进展。与此同时,市中心苏宁广场内的盒马鲜生也在紧张收尾,计划12月底开业,为市民带来一站式生鲜购物新体验。


  近年来,海州区立足主城区优势,聚焦“生产性服务业育新强链、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支撑性服务业提质扩容”三个领域,抢占服务业发展新赛道、寻求新的增长突破口,推动服务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数据显示,全区服务业增加值从2021年546.07亿元增长至2024年594.3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73%左右,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生产性服务业塑高端动能

赋能产业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能级稳步提升,筑牢海州区产业发展的“基本盘”。

  走进悟空智算算力中心,黑色机柜一字排开,服务器指示灯规律闪烁,“智能大脑”正进行高速浮点运算。作为海州区重点打造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项目,该中心不仅助力海州在全市首启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构建起多元算力供给体系,更在两年建设周期内达成8960P算力规模,且所有算力资源已全部预售完毕。

  “过去企业数字化转型常常面临两难:找外地算力服务商,不仅成本高,还存在数据安全隐患;依赖本地算力,又常因资源不足导致项目推进缓慢。”海州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这一痛点,该区将悟空智算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核心突破口,成功填补了区域高端算力服务的空白。

  目前,本地头部药企、多家国家级单位及阿里、字节跳动、美团等头部互联网企业已成为悟空智算的稳定客户。通过私有化算力服务,合作企业的算力使用成本显著降低。在城市治理领域,依托算力支撑的“云望城市”大模型已覆盖25个应用场景,能够对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等城市管理事件实现“秒级”响应,让城市运行更高效。以悟空智算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正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海州区产业体系逐步向现代化、高端化迈进。


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惠民

点亮幸福生活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推动海州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支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领域。

  夜幕降临,双龙井景区内,《镜花绮梦》沉浸式光影实景剧如期上演,全息纱幕与灯光、音效巧妙融合,生动演绎着海州的古老传说。“晚上带孩子来看剧,既能欣赏美景,又能了解本地历史文化,比单纯逛公园有意思多了!”市民李女士由衷赞叹。

  这是海州区“文旅+科技”融合的生动实践。曾经,海州文旅多以传统景区为主,体验单一。如今,科技手段让地域文化“活”了起来:桃花涧“天书奇境”VR项目让游客“穿越”探索岩画奥秘;孔望山智能导览提供精准讲解。《镜花绮梦》、“天书奇境”这两个项目双双入选省级文旅科创项目,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文旅体验。

  体育领域的惠民成效同样显著。近年来,海州区紧扣“迎省运”主题,加快体育强区建设,刘志洲山体育公园、海州体育馆、连云港滑翔伞基地等大型场地相继投用。5年来累计举办各级赛事及全民健身活动150余场,参与群众超50万人次。从“健身难”到“处处可健身”,体育已成为海州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消费场景也在持续升级。除即将开业的泸溪河、盒马鲜生外,近年来,海州区已吸引160余家品牌首店落户,2025年新增34家。“以前购物要去外地,现在万达、苏宁、吾悦广场品牌齐全,逛一天都逛不完。”市民陈女士说。


科创生态筑创新沃土

厚植发展根基


  服务业的创新突破,离不开丰沃的科创土壤。“5年前,我们还只是一家小微型科技公司,多亏了政府的扶持政策和良好的创新氛围,才一步步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连云港邦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

  5年来,海州区充分借助“两区融合”的发展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科创生态。该区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9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17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1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创新主体实现“量质齐升”,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为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海州区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对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与悟空智算共建人工智能实训基地,每年为企业输送5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海州高新区科创孵化器为初创科技企业提供免费办公场地、政策咨询、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累计孵化服务业创新项目30余个。

“之前我们在仓储管理方面遇到瓶颈,平台借助低代码开发出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数据化,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入驻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的连云港象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其“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在实现智能化的同时,还为企业节约了运营成本。如今的海州,创新主体持续壮大、平台不断完善、成果加速转化,为服务业注入源源动能。

  以创新破局,让服务业成为激活主城区发展动能的核心支撑。未来,海州区将继续深化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培育更多新业态新模式。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