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灿 徐莉 殷开军)位于灌南县的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这里拥有144个菇房,生产周期基本上能达到72个菇房养菌、72个菇房采摘,平均每天生产135至140吨双孢菇,年产量在5万吨左右,企业双孢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5%。
进入巨大的菇室内,多层菌床立体排布。工人站在采菇车上,快速从栽培土上摘下蘑菇,削掉根部,放入蓝色筐中,不到十分钟,一名女工就采摘完一筐蘑菇,基本上一名熟练工人一个小时能够采摘25公斤双孢菇。走近菇床仔细看长出双孢菇的基料,它的下部是秸秆和鸡粪的混合物,上面一层是松软的土壤,白色的菌丝盘根错节覆盖在土壤上,长出一个个洁白的双孢菇。“从铺设好菌床基料到长出双孢菇只需要18天,之后工人将持续进行5天的采摘,之后喷淋设备对菌床进行喷水,为期2天的养菌期后,又有一茬双孢菇长成并进入收获,我们的种植技术可以保证采摘三茬双孢菇。”企业生产负责人林春木说。不仅如此,秸秆和鸡粪均从本地或附近购买,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让原本的农业“废料”变成双孢菇生长的“肥料”,据统计,企业每年购买秸秆12万吨、鸡粪7万吨。
为何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能够形成如此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基地?其中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提前布局和勇于创新。“我们是国内首个引进双孢菇三次发酵方法的企业,当时国内普遍的种植方法还是两次发酵甚至一次发酵。
普通农户使用一次发酵方法一般一年只能种一次,而我们引进的三次发酵方法,不需要考虑气候等条件,生长周期也大幅缩短至42天。”林春木说,“三次发酵方法让基料杀菌更彻底,不仅有效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还能让营养物质转化更充分,菇体更加饱满均匀、口感鲜嫩,商品率高达99%,完全满足高端市场对品质的要求。”
生产设备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采菇车以前是手摇升降,操作费力且效率不高,现在升级为电动控制,升降平稳,为工人省去多余的劳动。结构上,采菇车的移动系统由传统钢丝牵引改为高强度齿轮传动,承重能力显著提升,故障率下降,有效保障了工人生产中的安全。“我们计划今年先尝试引入2台智能采菇机器人,通过识别技术精准定位成熟双孢菇,配合机械臂完成采摘、切根、分拣的全流程自动化操作,彻底解放双手。”林春木介绍着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
双孢菇保鲜期较其他菌菇更短,供应运输极其重要。“针对这一特性,我们采用不同的策略,国内市场主要销售鲜菇,而面向国外市场主要销售双孢菇罐头。”林春木说。裕灌与遍布全国的核心经销商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构建“产地直达+冷链配送”的一体化供应链体系,通过提前锁定订单、按区域精准调配货源,确保鲜品从采摘到终端市场不超过24小时,鲜品双孢菇畅销国内各大城市的高端商超、餐饮连锁和生鲜电商平台。同时企业拥有自己的罐头加工厂,配备国际先进的封装、杀菌生产线。产品更是通过了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HACCP、IFS、BRC等国内和国际认证,远销欧洲、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企业全年生产的双孢菇60%作为鲜菇销售,25%销售给深加工企业用于制作菌菇酱、冻干菇等产品,15%制成罐头销售至海外,形成多元化销售格局。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