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蔚 通讯员 朱正艳)近日,在连宿高速二期小伊枢纽主线桥的施工现场,第6联现浇箱梁的浇筑作业正全面展开。泵车长臂高扬,工人们抱着混凝土输送软管,在由钢筋和模板组成的网格中稳步移动。紧随其后的振捣工人严格遵循“快插慢拔”的操作要领,一旁还有抹面作业组同步进行收面作业,现场一片繁忙而有序。
此次浇筑的是小伊枢纽全线体积最大的整体式现浇箱梁。据现场技术负责人马铭池介绍,这一联箱梁需一次性浇筑混凝土3384.2立方米,使用钢筋680吨,是项目跨越斜交枯沟河的关键结构。
“与陆地常规施工相比,我们在这里遇到了‘净空低、跨度大’的双重挑战。”马铭池指着桥下解释,水位至梁底的最小净空仅3.8米,远低于常规水上施工标准,致使大型吊装设备和支架搭设空间严重受限;同时,40米的主跨跨度对支架承受水平推力与竖向荷载的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加之水流冲击与水位波动,支架稳定性控制难度极大。
面对难题,传统支架工艺已不适用。项目团队经过多轮方案论证与精细的荷载模拟计算,最终创新性地采用了“钢管桩+XT300桁架(贝雷梁)”施工工艺。这种模块化组合方案,有效解决了低净空下的设备适配问题,同时凭借其优异的承载与抗变形性能,成功应对了大跨度带来的结构挑战。
成功的浇筑离不开周密的前期准备和严格的过程管控。技术方面,团队提前精准核算支架承载力,优化搭设方案,并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验收。资源调配方面,现场投入80名工人,配置20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4台泵车,确保混凝土连续均匀供应。安全管控方面,项目严格执行“三检制”,对支架搭设、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关键工序实行全程旁站监督,并配备齐全应急物资,共同筑牢施工安全防线。
阳光下,工人们的工装早已沾满泥浆。随着混凝土持续注入模板,小伊枢纽主线桥的最大现浇梁体顺利浇筑,标志着连宿高速二期工程建设取得又一阶段性进展,为后续施工及项目如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