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吕彤彤 通讯员 孙逸 杨晓飞)日前,市住建局正式启动老城区老街区线索征集活动,面向全市市民及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城区、老街区线索,线索征集持续至11月30日。此次征集既是落实住建部、省住建厅老城区和老街区专项调查工作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全面摸清港城历史文化家底的关键举措。
征集范围覆盖全市6个县区及3个功能板块,核心聚焦六大类区域:涵盖1911年前的传统古城及集中建设片区,1911至1949年的近代风貌与情感记忆片区,1949至1978年的新中国建设成就相关片区,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代表性区域,沿海、陇海铁路等体现地域历史格局的特色廊道,以及其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或当代重要建设成就的区域,全面网罗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城市历史记忆载体。
“此次征集是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系统性梳理,也是落实国家及省级专项调查要求的关键举措。”市住建局设计处负责人表示,相对于此前单体历史建筑的征集,此次更强调“片区性”和“整体性”,重点挖掘能体现城市空间格局、延续生活脉络的城区及街区资源,进一步拓展保护范围。
事实上,我市早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家底:现有3条历史文化街区(连云老街历史文化街区、民主路历史文化街区、南城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2处历史地段(中南街历史地段、磨盘巷历史地段),以及市县两级共77处历史建筑。为守护这些“城市年轮”,市住建局构建起多层次保护体系:以《连云港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出台、《连云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3—2035年)》获省政府批复为支撑,筑牢制度保障;通过定期开展历史建筑全面巡查,压实属地及责任单位保护责任;完成海州传教士住所、盐坨麻袋仓库盐文化展示馆等修缮工程,推进连云老街胜利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实现文脉延续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开展历史建筑测绘建档,以数字化手段为文脉传承赋能等。
据悉,线索征集结束后,各县区住建部门将联合专业力量,对征集到的线索开展实地勘查、史料考证与价值评估,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保护对象,按程序逐级提交至住建部审核,同时加强对潜在保护对象的日常管理。据介绍,我市将遵循“最小干预”原则,积极探索老城区老街区“保护+活化”可持续发展路径,实现历史文脉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共生共荣。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