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兵 通讯员 万骏) 第六届连云港技能状元大赛正在如火如荼举行中。赛场上,23名参与砌筑工比赛的选手,正在挑战在3小时内将一堆棱角分明的标准砖精准组合成一面带有“2025”字样的清水墙。这不仅是一场体力的持久战,更是对“毫厘必争”匠心的极限考验。
“我们要用塞尺去测砖缝,必须连1毫米都塞不进去,才算达标。”砌筑工项目裁判长尹浩介绍。评分涵盖尺寸、水平、垂直度、平整度、细部处理、安全规范等多项指标,全面考验选手的综合能力。
尹浩是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曾参与省级技能大赛。他提到,本次大赛所有项目的规则和技术文件,都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技能大赛的标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次允许市内高校、职业(技工)院校的在籍学生参赛,为年轻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平台。
什么是砌筑工?尹浩给出专业解释:砌筑工是使用手工工具或机械,利用砂浆等黏合材料,按设计规范将砖、石、砌块砌成各种形状砌体的建筑施工人员。
作为首批比赛项目之一,砌筑工项目赛场气氛紧张激烈,23名参赛选手按顺序分为三轮,每轮参赛选手同台比拼技能。比赛中,选手需根据图纸完成测量放线、切割、砌筑、勾缝、清洁等一系列操作。墙体为清水墙,砌筑以全顺砖为主,讲究错缝搭接、横平竖直、砂浆饱满。这不仅考验手上功夫,更体现选手的专注力、耐心和追求极致的精神。
“第一轮6名选手水平很高,光看砌筑的方正度就很出色。”尹浩说。但除了外观,还要用专业仪器检测尺寸、平整度等细节,每一项都有严格标准。
第一轮选手的作品,真正的较量在专业仪器下展开:激光水平仪投射出笔直的光束,检测着垂直与平整;钢卷尺反复丈量,确保每个“2025”的笔画精准复刻图纸。毫厘之差,便是分数悬殊。
除了实操,砌筑工还需掌握理论知识。尹浩介绍,本校参赛选手来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除了建筑CAD、工程测量等课程,也要学习施工设计软件。他强调,安全知识同样重要,护目镜、防切手套、工装,一样都不能少。
尹浩坦言,行业正面临转型。传统砌筑虽不可替代,但智能建造已是大势所趋,例如混凝土3D打印机器人等技术正在改变建筑业面貌。“建筑消防技术领域人才稀缺,就业前景广阔。”同时,他呼吁社会更加重视技能人才,“在国外,砌筑工很受尊重。我们也应为本土工匠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让匠心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对于技能提升,尹浩建议选手注重日常训练,熟能生巧。“合理使用工具也很关键。有些选手自带的小工具既实用又有创意,帮助他们在比赛中提高精度和速度。”他还提到,学生毕业时通常持有高级技工证和毕业证,“双证在手,就业更有保障。部分学生还会继续提升学历,为未来拓宽道路。”
技能状元大赛不仅激励广大劳动者和青年学习技能、不断成长,也推动企业和院校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大赛也在全社会倡导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良好风尚,为有潜力的年轻人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帮助他们脱颖而出。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