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无人机“天眼”瞄准河道违建 “空中哨兵”解锁港城智慧巡河新范式


(记者  刘蔚 通讯员 程万阳 刘飞 李寅)“嗡———”日前,随着一阵嗡鸣,一架无人机掠过市区东盐河猴嘴街道段上空。其搭载的高清镜头敏锐捕捉到河道管理范围内一处未经批准的违规搭建,随即触发警报,并将精准坐标同步至智慧平台。接报后,执法人员迅速联动市开发区猴嘴街道综合执法部门及河长办赶赴现场。经核查,确认此处属于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乱建问题。在执法人员耐心劝导下,当事人认识到错误,承诺立即停止施工并尽快恢复河道原貌。

这一幕,正是市水利部门为打造“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幸福河湖”注入的科技新动能。告别传统人力徒步与舟船巡查耗时费力的局限,尤其针对陡岸深水或植被密布区域常存的监管盲点,无人机凭借高机动性、高分辨率成像及远程操控优势,在市区80余公里的东盐河、大浦河、临洪河等骨干河道编织起一张“立体天网”。它搭载的高清多光谱传感器如同“火眼金睛”,不仅能多维度精准识别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水面漂浮物及其他相关活动,更能实时推送预警,构筑起“空中+地面”的无死角监控体系。

这双“天眼”背后,是强大的智慧大脑支撑。无人机巡查深度融入智慧平台,飞行任务自动排期执行、临时任务灵活派发、指点飞行、时空搜图等功能一应俱全。巡查数据经AI智能分析,水面垃圾、私搭乱建等多种问题场景无所遁形,实现从发现、预警到整改复核的完整闭环。同时,平台通过构建动态数据库,建立起时空关联的水情档案,历史影像对比功能可追溯河道变迁、岸线侵蚀等长期演变趋势。对于特定问题、特定区域,系统还能自动提取关键指标生成巡查简报,应急响应时间缩短40%以上。

智慧巡河不仅高效,更显“绿色”与“安全”。该模式以一套全覆盖的无人机基础设施、一个智能化的低空飞行平台和一支专业化的工作团队为核心,通过绿色巡查、平台中转、人机协作,实现“一飞多用”和资源精准调配。此外,电动无人机还是零排放作业,避免了传统车辆巡查对堤岸植被的碾压破坏,复杂险情时采用“无人机初筛+专家复核”方案,有效规避了人员攀爬陡坡、涉水作业的安全风险。据悉,自6月底无人机河道巡查上线运行以来,已代替人工车辆巡查94人次,节约成本约0.97万元,减少碳排放约0.17吨。

当科技翅膀扇动,守护港城河湖安澜清晏的新范式,正被“空中哨兵”精准解锁。市水利部门有关人士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以无人机河道巡查为锚点,整合涉河建设项目监管,全力推动我市河湖管理向更智慧、更精细的治理新时代迈进。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