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探索乡村振兴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度融合,连云港市委驻灌南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王志国率队赴上海交通大学虻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题调研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在有机废弃物处理及循环经济中的应用,并与校企代表围绕循环经济、碳中和、生态农业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调研团队实地参观了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内占地500平方米的黑水虻生物转化中试线示范工程。该工程借助基因编辑定制培育虫苗,通过智能温控、精准饲喂等核心技术,将餐厨垃圾、禽畜粪便等转化为虫体蛋白和虫沙有机肥,日处理有机废弃物达4吨,转化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0%。据项目负责人黄勇平教授介绍,黑水虻项目形成“厨余-昆虫-资源”闭环,既解决废弃物污染问题,又为生态农业提供新型原料。目前,项目团队已与正大集团和吴泾镇分别就禽畜粪便和餐余处理开展对接,拟建成日处理量30吨级别工程。
座谈会上,工作队与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虻循生物公司代表深入探讨了项目落地路径。目前,在省委驻灌南县乡村振兴工作队的推动下,灌南县百禄镇政府已联合虻循生物以及当地有关企业签订多方协议,计划构建“废弃物-昆虫蛋白-生态农业”产业闭环。项目建成后,预计日处理废弃物30吨,年创收720万元,推动形成全程可追溯的生态农产品体系。
此次调研为灌南县探索绿色低碳乡村振兴路径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校地资源整合、科技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新动能。王志国表示,黑水虻项目高度契合“百千万工程”中生态振兴与产业升级的需求,其“变废为宝”的模式不仅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还可通过延伸产业链带动地方增收。下一步,市派工作队将深化校地协同,加速技术转化,助力灌南县打造循环农业示范标杆。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