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兵 通讯员 万骏)企业的安全生产,关乎社会稳定。近年来,市人社部门围绕徐圩新区危化品企业集聚、高风险作业密集的产业特点,创新构建政府主导、园区联动、企业参与的工伤预防新机制,为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企业安全意识的提高,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我市制定《连云港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连云港市危化品行业工伤预防五年专项行动计划》等文件,将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高发的危险化学品等七大重点行业列为工伤预防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符合行业特点的工伤预防模式。同时,建立由人社部门牵头,应急、卫健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伤预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并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指导县区、园区开展工伤预防,形成上下联动、双向促进的工作机制。
作为危化品企业集中的园区,只有联动起来优化预防公共服务,才能“防患于未然”。为此,我市提升预防能力,利用3年的时间对园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管理人员、一线班组长开展重点培训,以点带面,促进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整体提升,累计培训“三类人员”4000人次。同时,配置预防设施,立足徐圩园区产业特色,高标准打造1400平方米的“连云港市工伤预防体验中心”,组织企业员工VR体验危化品工伤事故现场,模拟工伤事故发生过程,普及工伤预防知识。
企业参与工伤预防,履行预防主体责任,就把工作真正做到了家。其中,园区企业思派新能源开发“智能安全帽”应用,盛虹炼化建立HSE智慧管理平台、采用“无毒替代低毒”工艺改造设备,江苏洋井化工采用“丝堵改阀”,通过技术创新,造就了工伤预防“百花争艳”局面。
预防经验来自基层。瑞恒新材料“拜师礼”,盛虹炼化“T会”机制、“三个六”等特色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在企业间“流动”,提升了园区全域工伤预防水平。据悉,园区企业编制《工伤预防安全文化手册》,创新开展“金斧头应急技能大赛”“安全优良表现奖励卡”“领导干部上讲台讲安全”等活动,开发VR模拟、红蓝对抗等工伤预防培训形式,营造浓厚工伤预防氛围。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