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晶晶 通讯员 李晨卉 )卤鸭的醇香、蹄膀的浓郁、麻辣小龙虾的鲜香……每到下午4时,港城部分酒店门口便升腾起阵阵烟火气,市民排队挑选心仪菜品的场景日渐增多。如何在守护市容秩序与激活市场活力间找到平衡,成为城管执法面临的新课题。市城管海州一大队以“人性执法”破解治理难题,通过规范引导让酒店外摆从“无序”变“有序”,既守住城市文明底线,又为经济发展注入暖流,走出了一条刚柔并济的治理新路径。
传统城市管理中,店外占道经营常因“一刀切”执法引发矛盾。市城管海州一大队转变思路,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划定“弹性经营区”,允许酒店在非高峰时段设置临时外摆位。“大队提前走访调查,因地制宜明确各家外摆要求,对外摆时间、区域及卫生标准作出细化规定,酒店只需备案即可经营,既降低了经营成本,又提升了管理效率。”市城管海州一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种“疏堵结合”的治理思路,将执法重心从末端整治转向源头规范,实现了城市管理与经济活力的“双向奔赴”。正如一家酒店负责人所说:“规范的外摆政策让我们敢经营、能经营,生意好了,心里也更踏实。”
打破“板着脸”执法的老印象,市城管海州一大队把服务融进了管理全程。针对酒店外摆新业态,执法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开展专项普法培训,帮助商户掌握法规要求,主动告知经营规范,提醒商户避免占用人行道和消防通道。“这种‘管理在前、服务兜底’的模式,让商户配合度显著提升。”市城管海州一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轻微违规行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对首次违规者采取劝导纠正,拒不整改再依法处理;同时为商户提供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个性化服务,将执法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份执法中的“温度”,既暖了商户的心,也拉近了城管与群众的距离。
餐饮外摆后,如何长久实现规范经营,是城市管理的精细课题。市城管海州一大队牵头,将社区网格员、酒店经营者、居民代表聚到一起,成立“外摆共治小组”,通过线上数字化平台和线下意见箱等渠道广泛听取民意,根据反馈商讨优化改进措施。
“我们为商户建立‘电子诚信档案’,将外摆时段、区域、卫生保洁、油烟排放、噪声控制等指标纳入考核。若出现违规行为,首次警示、二次约谈,三次即暂停外摆资格1个月。”市城管海州一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酒店主动在收摊后30分钟内清扫周边,居民投诉量较之前明显下降,真正实现了“大家的事大家管”的良性循环,为港城夏日经济增添了别样活力。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