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港城,骄阳似火,最高气温时常飙升至37℃左右,走在户外,仿佛置身蒸笼。然而,在这样的“炙烤模式”下,有一群身着“城管蓝”的身影始终活跃在街头巷尾,他们顶着烈日巡查,用汗水守护着城市的整洁与秩序———他们就是城管执法队员。
昨日7时30分,市城管海州二大队新南中队中队长郭鑫已和队员们一起出现在辖区街巷。早高峰的热浪比阳光更早袭来,空气闷热黏稠。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不仅影响通行,更在烈日下显得格外杂乱。他们迅速行动起来,扶正歪倒和归位停放不当的非机动车。金属的车把被晒得滚烫,每一次弯腰、推动,都让制服紧紧贴在汗湿的脊背上。“天气再热,工作标准不能降。”郭鑫抬手抹去快流进眼睛的汗珠,头上的执勤帽早已被汗水浸透。他深知,高温天里,部分商户和摊贩容易因贪图阴凉而松懈,秩序维护更需要他们时刻“在线”。
为应对酷暑,市城管海州二大队特意调整了执勤时间:早晚重点巡查、中午机动值守。这虽避开了正午最毒的日头,但早晚时段的地表温度依然灼人,空气也仿佛凝滞不动。上午10点刚过,阳光已如芒刺背,仅仅半小时的徒步巡查,队员们制服后背的深色汗渍便迅速扩大、连成一片。“您看这摊位摆到店外,行人走路多不方便呀,咱们一起挪进去。”在通灌路上,遇到店家将货品摆出店门,郭鑫和队员们没有强硬执法,而是顶着烈日,一边耐心讲解规定,一边主动弯下腰,合力帮店主将沉重的货箱一件件抬回店内。汗珠顺着他们的脸颊滴落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蒸发。看到执法队员汗流浃背地帮忙,大多商户都感到不好意思,很快配合将占道物品收回。
针对夏季流动摊贩增多的特点,市城管海州一大队新浦中队中队长王宗敏和队员们格外留意售卖水果、蔬菜的游商,引导他们去“东池西巷疏导点”。“从早上7时到晚上10点,一天下来脚都肿了,又胀又沉,但看到街道干净整齐,这一切也就都值了。”王宗敏笑着说,他们早习惯了高温,随身带的水杯不一会儿就得喝空。
21时,海州区万润街上行人寥寥,王宗敏依旧在路面忙碌。夜市里得看看有没有超线摆桌的,墙根儿违规的广告牌得清掉,平台市民投诉的“噪音扰民”还得去核实……队员们的制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盐渍在衣角凝结成白痕。“这点热不算啥,只要城市清爽、大家舒心,我们就有干劲。”正在劝导摊贩的队员王冬健说。
高温下的坚守,也有温暖相伴。在连云港站前广场,“城暖驿站”格外显眼。推门而入,一阵凉意扑面而来,几位旅客、环卫工、快递员正坐在桌前喝水休息。驿站里,桌椅、医药箱、充电器一应俱全。“这驿站就是我们的‘清凉港湾’!”一位歇脚的城管队员告诉笔者,高温天里,驿站还会送绿豆汤,特别贴心。
市城管局广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城暖驿站”正不断延伸服务,让户外劳动者在酷暑中感受到城市的关怀。而这群顶着烈日的“城管蓝”,用汗水浇灌着文明,用坚守擦亮着城市的颜值,他们的身影,成为高温下港城最动人的风景。(张晶晶 赵淑丽 李晨卉)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